怒江州向“庸懶散奢”亮劍 持之以恒糾正“四風”

發布時間:2014-06-02 10:39:42   來源:云南省紀委

今年以來,全州紀檢監察機關會同相關部門,重點針對工作紀律、公款吃喝、請吃送禮、奢靡浪費、公車私用等“庸懶散奢”不正之風,把隨機檢查與經常檢查結合起來,集中開展了一系列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糾正“四風”專項監督檢查,從快從嚴處理違規行為,真正做到發現一起、查辦一起、通報一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得到了有效遏制。

一、保持高壓態勢,堅決整治“庸懶散”之風

截至目前,先后組成38個專項督察組,開展明查暗訪68次,督查單位261個,隨機檢查山莊、酒店、茶樓、KTV、高檔禮品店240余家,共查處24起“庸懶散”違紀違規問題,對6家紀律松散的單位給予通報批評;對1名長期曠工的科級干部給予黨內警告處分;對違反工作紀律的6名干部給予行政警告處分、3名干部進行誡勉談話、6名干部給予通報批評、責令作出書面檢查、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對2名違規舉辦喬遷宴請的干部責令進行書面檢查等處理。蘭坪縣對52名 “吃空餉” 干部職工進行了分類處理,對1名長期脫崗公職人員進行辭退處理。同時,州紀委監察局對管理不嚴、紀律松散的州扶貧辦、州衛生局、州交通局、州民政局、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州體育局等6個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了約談,責令其限期整改。

二、不斷強化制度建設,持之以恒糾正“四風”

在前期明查暗訪的基礎上,建立健全監督檢查長效機制,發出《關于開展“四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的通知》,緊抓“四風”方面表現出來的11項突出問題,明確責任、進度時限和目標要求,認真開展自查自糾,邊查邊改、立行立改,逐項整治、逐個突破,經常抓、長期抓。一是著力整治文山會海、檢查評比泛濫的問題;二是著力整治“門難進、人難找、話難聽、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三是著力整治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奢侈浪費的問題;四是著力整治黨員干部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為配偶、子女以及其他親屬經商辦企業提供便利條件、充當牟利“后臺”和違規違章生產經營活動“保護傘”的問題;五是著力整治超標配備公車、多占辦公用房、濫建樓堂館所的問題;六是著力整治“三公”經費開支過大的問題;七是著力整治貪圖虛名、不求實效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問題;八是著力整治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工作中的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的問題;九是著力整治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的問題;十是著力整治利用城鎮化建設、交通和礦產資源開發、優化環境、改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之機,鉆政策規定實施過程中的時差、補差、價差等漏洞搞暗箱操作、投機鉆營、私下交易的問題;十一是著力整治一些干部職工本人或為子女及其親屬在辦理起房蓋屋、喬遷、生日壽誕和子女滿月、升學、參軍入伍、就業、婚慶等事宜中廣發請柬、游繞街市、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搞封建迷信活動的問題。同時,建立《怒江州黨風廉政建設約談制度》,對不嚴格執行中央、省、州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有關規定,糾正“四風”執行不力的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警示約談,發出整改意見書,限定2個月內整改,整改情況存入個人廉政檔案。州紀委監察局負責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措施不到位、整改不力的,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三、發揮警示教育作用,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

利用怒江報、怒江電臺、怒江電視臺、怒江紀檢監察網等媒介,將中央、省委、州委相關要求和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糾正“四風”典型案件予以通報,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和舉報郵箱,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糾正“四風”的良好氛圍。同時,要求各級、各部門認真組織干部職工學習,從中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引以為戒。要求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帶頭反對“四風”,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從干部教育、制度執行等方面下功夫,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采取有效措施整治“庸懶散”等突出問題,堅決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以優良的黨風帶政風、促民風,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發展環境。(云南省紀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