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臺點名道姓曝光 “督查員”身份實踐體會 富源創新舉措狠抓干部作風

發布時間:2014-09-18 22:25:06   來源:曲靖市紀委

“以前被逮著只是籠統地通報一下,好多人都覺得無所謂。現在不止要在電視臺上曝光,丟人現眼,還要到作風辦當‘督察員’去查別人,查不到違紀的人還不準許‘畢業’,這種處理方式震懾力更強、效果更好。”提起縣上的紀律作風跟班學習整改制度,剛剛學習整改結束的富源縣住建局干部萬定魯感觸頗深。

為有效解決過去對干部職工違反上下班紀律、工作期間不認真履職處分失之于軟、失之于寬,致使少數干部職工“無所謂”、“不在乎”的問題,進一步正風肅紀,富源縣在去年開展“作風轉變年”活動的基礎上,今年深入開展“作風改進年”活動,并創新舉措,嚴格實施紀律作風跟班學習整改制度。由縣作風辦派出“紀律作風督查員”,對全縣各級各部門進行隨機督查,對發現上下班遲到早退和工作期間玩游戲、聊QQ、看娛樂視頻、淘寶網購等不守時、不履職的公職人員,除了在全縣點名道姓通報批評外,還在縣電視臺“黃金”時段點名道姓公開曝光。此外,被曝光者還要脫離原工作崗位,到縣作風辦進行至少5天的學習整改。學習整改期間,被曝光者不僅要接受有關黨風黨紀相關規定精神的強化學習,認真撰寫學習心得,還必須以紀律作風臨時“督查員”的身份隨機到全縣各部門進行紀律作風督查。所寫學習心得經縣作風辦領導審定通過,且證據確鑿地“逮到”至少一個違反工作紀律作風的被曝光者,才被視為學習整改結束,準許“畢業”,由下一個被曝光者接替學習。若學習心得達不到要求,學習期間又沒逮到“違紀”者的,將延長學習整改時限,直至合格。對確實存在人力不可抗拒因素或其他特殊工作事由不能參加學習整改活動的曝光者,由其原單位科室負責人或單位分管領導逐級頂替參加學習整改;對拒不配合的單位、拒不參加的個人,縣紀委將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相關人員進行黨紀政紀處分。

跟班學習整改制度自今年7月實施以來,富源已在縣電視臺公開曝光3批16人,已有15人到縣作風辦進行學習整改實踐活動。這種“懲罰+學習+教育”的做法,讓違紀違規者不僅接受了懲罰,更通過切身的體驗,感同身受了縣作風辦督查人員平時工作的不易和難處,進而言傳身教帶動周邊的同事一起遵章守紀、改進作風。據統計,實行跟班學習整改制度后,全縣因此類問題被處分的干部職工人數,與制度實行之前相比,下降了70%。

對下步的作風改進工作,富源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汪麗表示,將進一步創新督查方式方法,一方面,全面推行“隨機抽查”,實行“兩抽簽”(即,督查組成員實行抽簽組合,被督查單位實行抽簽確定),督查期間,工作人員手機一律關閉上交,提高紀律作風督查的公平性、公開性;另一方面,增強督查人員多樣性,將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單位代表、群眾代表、媒體記者等共同參與督查,形成多種監督并重的“大監督、大察訪”格局,促進全縣干部職工作風進一步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