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坪:六個專項整治向作風之弊開刀

發布時間:2014-10-05 13:18:47   來源:怒江州紀委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蘭坪縣委聞風而動,把專項整治作為整改落實的重要舉措,按照州紀委和縣委的統一部署,縣紀委牽頭開展六個專項整治工作,對群眾反映的積弊已久、屢犯屢改的作風之弊、行為之垢開刀,集中力量打好專項整治攻堅戰,力促干部廉潔自律,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讓群眾看到了縣委動真碰硬、一抓到底的決心,贏得了干部群眾的廣泛贊譽。

加強監督,深入開展國家公職人員違法違規占地建房和參與礦產資源開發專項整治

嚴禁國家公職人員違法占地建房和參與礦產資源開發,通過宣傳動員、清理登記、調查核實和問題處理四個階段進行,截至目前,共有93個單位參與自查自糾,共發現城區范圍違法違規占地建房6戶,公職人員參與礦產資源開發1人。經過整治,堅決遏制了國家公職人員違法違規占地建房和參與礦產資源開發、破壞正常市場經濟建設秩序的行為,進一步營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促進全縣機關紀律和干部作風建設。

上下聯動,深入開展國家公職人員庸懶散奢驕專項整治

緊緊圍繞“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和“吃、難、卡、要”等干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采取明察暗訪、集中檢查等方式,上下聯動,多部門、多輪次嚴肅查處全縣廣大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工作紀律、公務用車管理、大吃大喝等方面頂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派出工作組定期不定期對各鄉鎮、各部門工作紀律執行情況、請休假制度情況、公務接待、公務用車管理等進行監督檢查,重點對各鄉鎮、各部門執行工作紀律情況、執行公務接待情況、領導干部執行公務用車管理等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情況進行督查。

在工作紀律執行情況監督檢查方面:先后派出10個工作組80人次,多次采取明察暗訪、重點核查、隨機走訪、受理群眾舉報等方式,對全縣各級各部門工作紀律執行情況進行專項監督檢查,先后對7個單位的20名干部職工違反工作紀律情況給予黨政紀處分,對2個單位2名職工違反工作紀律情況建議單位給予警告處分,對2個單位6名干部職工違反工作紀律情況進行通報并誡勉談話。

在公務用車專項督查方面:共派出8個工作組20人次,采取明察暗訪的方式,對各級各部門節假日期間公務用車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對五一期間6個部門(單位)違反公務用車管理使用規定、節假日期間沒有嚴格實行公務用車定點封存管理情況進行了通報批評,對公車私用的1名個人給予了行政警告處分。

在會紀會風督查方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嚴肅會議紀律的通知》有關規定。縣紀委監察局成立會紀會風督查組,對全縣性會議會紀會風進行督查。實行會議簽到制,重點對無故缺席、遲到、早退、替會;開會時打瞌睡或玩手機,交頭接耳講小話,隨意走動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加大執紀問責力度,對違反會紀會風的部門和個人,及時進行通報批評和問責,并將通報情況作為年終考核和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截至目前,已對全縣性會議35場次進行了督查,共對8個未按時參加會議的單位和2名違反會紀會風的領導干部進行了全縣通報。

在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督查方面:對山莊、娛樂場所進行明察暗訪,嚴肅查處用公款大吃大喝及在娛樂場所消費的行為,利用電視媒體進行宣傳,利用短信形式進行提醒,在重要節點及節假日前夕下發文件進行提醒。

通過公職人員庸懶散奢驕專項整治,進一步促進各級各部門制度建設,督促各單位做好制度的廢、改、立工作,全縣國家公職人員工作作風得到明顯好轉。

嚴明紀律,深入開展國家公職人員在職不在崗專項整治

圍繞“回得來、有任務、起作用”的目標,深入開展國家公職人員在職不在崗專項整治,著力解決全縣財政供養人員特別是非領導職務干部中存在的工作職責不明確、任務安排不具體,組織部門管不來、所在單位管不了、現任領導不好管,擺老資格、心理失衡,在職不在崗,拿著工資不上班,干與不干一個樣,常年缺勤考核照常合格等問題,通過監督檢查和多次核實,共清理出國家公職人員在職不在崗72人。其中因病不能正常上班擬作提前退休或辦理病休(假)處理53人、長期不上班擬作辭退處理3人、長期借掉擬作回原單位上班或完善調動手續14人、與單位簽訂協議長期不上班擬責成單位終止協議回單位上班2人。

通過開展國家公職人員在職不在崗專項整治,促進財政供養人員在其位思其職,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形成推動全縣黨風政風行風不斷好轉的強大合力,進一步樹立起全縣國家公職人員為民務實清廉的形象。

劃定紅線,深入開展領導干部插手工程建設、土地使用、礦產開發、干部任用專項整治

制定出臺蘭坪縣“三個專項”整治活動實施方案,集中調整了工作職能,成立了“三個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小組下設工程建設專項整治工作組、違法占地和土地使用、礦產開發整治工作組、干部任用整治工作組、督查工作組四個工作組,工作組辦公室設在紀委監察局,負責相關工作的開展。在動員部署階段的基礎上,根據專項整治工作的要求,分別設立三個專項整治辦公室,通過各單位的自查自糾,開展了多輪次的整治監督檢查和調查工作,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監督檢查2次,涉及項目28個,其中發現違紀違規問題11個,糾正9個問題,下發整改意見要求整改3個問題。在干部任用整治排查方面,經工作組詳細摸底,從總數上看,縣科級領導干部在編人數未超過總編制數。從開展嚴禁超職數配備干部問題專項治理以來,嚴格按省、州委組織部的要求,逐步消化超職數配備干部問題。在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整頓方面,組織開展了“雷霆行動”,對啦井鎮掛登礦山實行“三撤出一拆除”,全縣各鄉鎮、縣直各有關部門全面開展礦山開發整頓關閉工作,嚴厲打擊非法違法開發礦產資源行為。

通過系列措施,深入整治了領導干部插手工程建設、土地使用、礦產開發、干部任用等行為,進一步規范了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強化了對工程建設、礦產資源、土地使用、干部任用領域的監督管理,凈化了社會風氣。

強化監管,深入開展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專項整治

深入開展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專項整治,及時發現和受理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嚴肅查處滯留、擠占、挪用和利用各種手段虛報冒領強農惠農資金的違法違紀違規行為。縣委政府及時下發了《關于對強農惠農資金管理使用中存在問題立行立改的通知》,針對農村醫療合作、農村低保、農村養老保險金等資金,針對部分強農惠農政策宣傳不及時、不全面、不到位,群眾對強農惠農政策知曉率低;部分鄉鎮和村(社區)、村民小組工作人員紀律意識淡薄,法治觀念薄弱,對強農惠農資金動“歪腦筋”,不按制度規定流程辦理業務,有不正當的企圖;強農惠農資金管理存在程序不規范、財務管理混亂的現象;存在以虛報、冒領等手段套取、騙取或者截留、私分強農惠農資金的情況;對發現的惠農資金使用管理中違規行為調查處理不及時;未建立有效管用的資金監管制度的問題提出了立行立改意見,縣紀委監察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各相關單位的整改落實情況報告,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認真研究解決。

通過整治,完善了強農惠農資金的使用、管理和監督制度,提高了強農惠農資金的使用效益,促進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維護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規范機制,深入開展對“三公”經費支出過大、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奢侈浪費問題的專項整治

針對對各級各部門“三公”經費支出過大、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奢侈浪費問題進行整治。通過完善“三公”經費預算管理和公開制度,控制預算總量,嚴格審批程序,增強剛性約束;嚴格執行預算,嚴禁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規定進行不必要的公務活動,嚴禁超預算或無預算安排支出;完善公務接待制度,嚴格公務接待標準,從嚴控制公務用車經費開支,從嚴控制因公出國(境)經費開支,強化監督;完善因公出國(境)管理制度,嚴格任務審批,嚴肅外事紀律;嚴格控制因公臨時出國(境)團組數量和規模,不得安排照顧性、無實質內容的一般性出訪,不得安排考察性出訪,不得由企事業單位出資或補助,不得攤派、轉嫁出國(境)費用;整治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奢侈浪費的行為;嚴禁在公務活動中贈送或接受禮品、禮金和各種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嚴禁節日期間用公款送節禮,嚴肅查處索取、接受或以借為名占用管理和服務對象以及其他與行使職權有關的單位或個人的財物;嚴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或安排與公務無關的宴請,堅決查處利用“農家樂”、私人會所等場所公款吃喝行為;堅決制止豪華鋪張辦晚會現象,嚴禁使用財政性資金舉辦營業性文藝晚會;建立健全招商引資活動方面管理規定,堅決糾正境外招商入住豪華酒店、舉辦奢侈宴請、贈送高檔禮品等問題,堅決糾正用公款參與高消費等行為。

通過明察暗訪、隨機督查、實地調查、查閱資料等系列措施,上半年,全縣三公經費開支得到有效控制:縣直部門公務接待費支469.61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69.24萬元,降低44%;會議經費支出186.76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10.6萬元,降低37.2%;公務用車經費911.55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62.92萬元,降低22.4%;慶典、節慶經費支出44.67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9.33萬元,降低30.2%。全縣上下形成了反對浪費、勤儉節約的良好風氣,遏制了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公款送禮、違規收受禮金禮品等行為,有效做到從嚴從簡勤儉辦事、依法依規按程序辦事,促進了機關作風的明顯轉變。(和樹芳 李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