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縣“七抓”并舉 “七動”并驅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

發布時間:2014-10-30 10:06:03   來源:玉溪市紀委

近年來,新平縣委堅持抓改革、促發展、保穩定、反腐敗“四位一體”整體推進,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牢牢抓住黨風廉政建設的“牛鼻子”,“七抓”并舉、“七動”并驅落實主體責任,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著力營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態環境。

抓主體,健全責任體系“引動”。擬定縣委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實施辦法,把主體責任具體化、目標化,健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一是任務分解“定責”。縣委與71個單位簽訂責任書,層層傳導壓力,落實“一崗雙責”,把責任分解到崗、落實到人。二是監督管理“問責”。組織實施了半年責任制工作考評并通報結果,督促整改問題。三是結果運用“追責”。完善有責必問、有錯必究機制,實行“一案雙查”,實施責任倒查。2013年以來,追究領導干部責任 8人次,通報責任制考評不合格單位2個。

抓領導,縣委以上率下“帶動”。縣委切實增強落實主體責任的政治自覺性,以“三嚴三實”為標準,當好廉政表率。縣委常委會5次專題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縣委主要領導落實“四個親自”、“六個表率”要求,今年以來,親自督辦重要案件7件;帶頭堅決執行中央、省市縣關于廉潔自律、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等規定要求,抓好班子、帶好隊伍、管好自己及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班子成員落實“一崗雙責”,堅持業務管到哪里,黨風廉政建設就跟到哪里,實現責任“全覆蓋”、廉政“無縫隙”。

抓根本,選好用好干部“驅動”。認真貫徹落實《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以及省委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先后制定《新平縣干部監督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信息溝通制度》、《新平縣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風工作情況報告制度》、《新平縣干部選拔任用信息公開制度》等一批制度,把好選人用人的方案制定關、競爭推薦關、招錄選調關、考察考核關、票決任用關、群眾監督關和廉潔自律關。2013年以來,共開展干部推薦56次(單位),考察干部129人次;縣委常委會議共討論干部人事任免11次,涉及領導干部441人,其中提拔117人(正科46人,副科71人),平職交流114人,辭職1人,退休17人,改非和保留或享受原職級待遇13人,試用期滿正式任職52人,掛職30人。一批作風正、能力強、業績好、群眾公認的黨員干部走上領導崗位,為推動新平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選人用人公信度、滿意度不斷提升。

抓重點,堅決維護民利“傳動”。制定《新平縣關于縣級領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規定》,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深化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四風”突出問題,邊學邊查邊改12個方面的28個問題、立行立改群眾反映突出的11個問題。推進專項整治,先后組織開展清理“小金庫”、清退會員卡、騰退辦公用房等專項治理。查處“小金庫”案件2件2人,涉及金額1400余萬元;會員卡零持有報告3927人;清理辦公用房建筑面積104059平方米。依托“三平臺、一機構”維護農村群眾權益。完善“三資”監管平臺,實行“三資”委托代管;建立“四合一”綜合協調運行機制,消除“中梗阻”,暢通群眾訴求渠道,目前,共辦理訴求件4863件,滿意率達98.3%;建立民生資金監管平臺,管好“錢袋子”,資金文件總額42914.064萬元,已撥付32969.7929萬元、發放26635.3126萬元;抓好村(居)民監督委員會建設,筑牢村級權利運行“籬笆墻”。建立作風建設監督檢查機制,縣紀檢監察機關成立9個督查組,抓住春節、五一、中秋等重點時段、重要節點,對76個單位明察暗訪4次,通報5期,問責43人、約談1人、函詢5人,對12輛公車標識粘貼不規范的9個單位進行通報。

抓關鍵,強化權力監督“推動”。深化源頭治理,制定《新平縣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任務分解方案》,著力構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長效機制。突出抓早抓小,建立紀檢監察巡查制度,通過常規巡查和專項巡查,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教育。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全縣梳理部門權利978項、繪制權利運行流程圖200項、查找風險點1067個,制定防范措施1307條;梳理個人權利762項、查找風險點1689個,制定措施1940條、工作制度335項。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公布366項行政審批事項辦理流程并作出限時辦結服務承諾;推進行政審批改革,保留審批事項394項。落實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及抽查等制度;執行領導干部述廉、廉政談話、聯系群眾報告等制度;建立紀委書記向上級黨委或紀委匯報同級黨委及班子成員廉潔從政情況制度,強化紀委對同級黨委的監督;新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報告、紀委黨風廉政約談等一批規章制度,從源頭上有效防止腐敗問題的發生。

抓懲處,堅決懲治腐敗“牽動”。縣委成立反腐敗協調小組,加強組織協調,支持執紀執法機關查辦違紀違法案件。投資748萬元新建集辦案、警示教育功能于一體的新平縣警示教育基地。堅持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懲治腐敗,縣紀檢監察機關查辦違紀違法案件20件20人,重點查辦了原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新平縣城至三江口二級公路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卜有章挪用公款1550萬元、受賄26.1萬元的案件,原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新平縣城至三江口二級公路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張保翔受賄33萬元的案件等一批有影響的典型案件,切實解決了一批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

抓改革,推進紀檢體制改革“聯動”。成立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專項小組,把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納入全縣深化改革工作統籌謀劃、通盤考慮、協調推進,落實“兩責任”、“兩為主”、“全覆蓋”要求,推動“三轉”要求落實,使紀檢監察機關中心更突出、主業更聚焦、監督更有力。一是聚焦中心回歸主業、轉職能。調整保留議事協調機構17個,整合內部資源、強化派出機構監督職能,著力抓紀律、抓作風、抓辦案。二是突出監督執紀實效、轉方式。轉變思路抓監督,強化“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突出重點抓辦案,重點查處十八大以后不收斂不收手、群眾反映強烈的案件。三是從嚴從實要求、轉作風。強化教育、監督、管理,對紀檢監察干部的違紀違法問題“零容忍”,不遮掩、不護短,切實解決“燈下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