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洱源縣堅決貫徹中央和中央紀委決策部署,深入學習省、州黨委主要領導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認真貫徹執行州委《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的實施辦法》,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措施要求,堅定不移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
守土有責,增強思想行動自覺
“堅決落實好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一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猛藥去疴的決心和壯士斷腕的勇氣,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二要切實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帶好班子隊伍,著力完善落實‘兩個責任’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機制。三要強力推進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履行好監督、執紀、問責的職責。四要深化紀律檢查機制體制。”縣委楊承賢書記在9月17日省委第五巡視組巡視洱源縣工作情況反饋會上強調說。
“在紀委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履行好監督責任上我們不能等,要先行謀劃,有效整合紀檢監察隊伍力量,加大執紀、監督、問責力度,按照‘一案雙查’的要求,嚴肅追究責任不落實的人和事。”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楊紅祥在7月11日進一步整合力量強化執紀監督工作運行機制工作會上進行了安排部署。
思想認識的深度,決定落實的力度。洱源縣各級各部門專題組織學習省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專題研討班錄像視頻,學習州委《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的實施辦法》和縣委的貫徹落實要求,不斷增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縣委楊承賢書記和縣紀委楊紅祥書記于9月5日參加了大理州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專題培訓班,并將培訓班精神分別在縣委和縣紀委進行了傳達。
縣委率先垂范,深入學習領會中央和省、州關于主體責任的精神和規定。9月17日,縣委召開省委第五巡視組巡視洱源縣工作情況反饋會,縣委楊承賢書記要求,縣委常委、縣級班子領導同志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把責任落到實處,落到具體。10月9日,縣委中心組2014年第5次理論學習,縣委楊承賢書記對切實履行“兩個責任”作了進一步的強調,縣紀委楊紅祥書記對在下一步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履行“兩個責任”作了安排部署。
通過廉政提醒談話、強化紀委對同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廉潔從政情況的監督,層層傳導壓力,壓實責任。9月23日,州紀委張鴻建書記委派州紀委楊永生副書記與縣委書記、縣長進行了廉政提醒談話;10月15日,縣紀委楊紅祥書記分別與縣委、政府、人大、政協班子成員和其他縣處級領導干部36人進行了廉政提醒談話,對面臨的反腐倡廉形勢進行了分析,進一步明確了職責任務,強化了責任落實。10月23日,縣紀委楊紅祥書記聽取了9個鄉鎮紀委和5個派出紀工委對同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廉潔從政情況的報告,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大“三轉”力度,切實擔負起在黨風廉政建設中的監督作用。
守土負責,確保責任落到實處
洱源縣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納入工作總體部署。今年1至9月,縣委共聽取縣紀委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匯報和案件查辦工作匯報9次,縣委楊承賢書記都作出了具體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
縣委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力度,持續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實行縣處級領導每月定期接訪制度和首問首辦負責制、包案制以及部門聯合接訪制。縣處級領導根據安排,每月22日(節假日順延)到縣委群眾工作局(縣信訪局)接待群眾來訪,一年來,共接受群眾來訪13次,處理問題17件,化解或息訴罷訪13件。針對“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縣積極開展奢華浪費建設、辦公用房、公務用車等專項整治 25項。截至目前,全縣騰退清理超標辦公用房1957平方米;434名科級以上黨員領導承諾“不出入私人會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會所會員卡”;問責違反公務用車管理規定3人。縣紀委認真履行監督責任,加強監督檢查,注意抓細節抓具體,在元旦、春節、“五一”、中秋、國慶等重要節點,組織開展明察暗訪,狠剎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先后組織9輪102人次集中檢查和暗訪,共問責3人,約談3人,通報38個單位52人。
縣委認真貫徹中央關于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積極推動紀委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加強對查處違紀違法案件的領導。對重要案件線索及時核查,對重要信訪舉報及時批辦,對重要案件及時研究調查處理。縣紀委按照“三轉”要求,對年內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機制改革、作風建設、落實“兩個責任”、案件查辦等重點工作進行了梳理,有效整合紀檢監察隊伍力量,由縣紀委楊紅祥書記負總責,組建若干工作小組,積極配合協作,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縣紀委監察局從原先參與的143個議事協調機構中取消或不再參與128個,保留或繼續參與15個。在保持內設機構不變的前提下,從事執紀監督的人員達到了50%以上,進一步強化了監督執紀問責主業。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立案查處違紀違法案件32件44人,其中科級干部13人、一般干部7人,其他人員24人,嚴懲了腐敗分子,形成有力震懾。
守土盡責,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如何增強反腐倡廉宣傳的針對性,提高宣傳效果?洱源縣在不斷鞏固傳統宣傳陣地的基礎上,通過“洱源手機快訊”和檢察短信平臺向全縣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發送廉政短信;在《洱源通訊》開設“全面貫徹落實‘兩個責任’,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專欄,縣委楊承賢書記、縣紀委楊紅祥書記和部分重點部門及鄉鎮領導發表了署名文章,總結交流,推廣經驗;在全縣90個村(社區)開展黨員巡回培訓、領導干部任前廉政知識考試和任前廉政談話等工作中,加大了落實“兩個責任”的內容,對違紀違規人員進行點名道姓地通報;加強違紀案件剖析通報,以案明紀開展警示教育,不斷增強辦案的綜合效果。
紀委監督同級黨委是一個難題,如何破解?洱源縣扎實開展黨政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述廉工作,2013年全縣共有398名領導干部在本地區、本單位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工作匯報會上述廉。同時,選取了6名黨政主要領導在縣紀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上進行了述廉,現場接受參會人員提問,述廉過程全程進行了錄像。通過黨政領導述廉、廉政提醒談話和聽取廉潔從政情況匯報的“組合拳”,進一步加強了紀委對黨政領導班子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職責及廉潔從政情況的監督。
一些部門不正之風蔓延,出現嚴重腐敗現象,如何加以防范?洱源縣結合實際,制定《洱源縣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的實施意見》,提出“強化紀律建設,持之以恒糾正不良風氣;強化案件查辦,持之以恒嚴厲懲治腐敗;強化源頭治腐,持之以恒開展預防教育;強化監督制約,持之以恒規范權力運行;強化改革創新,持之以恒完善體制機制;強化組織領導,持之以恒抓好責任落實”六項措施,共立項分解30項工作任務。深入推行黨政部門權力清單制度,11個縣委部門和43個政府部門分別對各自運行的權力進行了清理,經縣委編辦和分管的縣處級領導審核,在縣政府門戶網站進行了公開,促進了權力運行的公開、規范和透明。洱源縣還對責任制年度考核工作進行了細化和分解,確定半年工作檢查占40分,將75個單位的責任制半年檢查結果在縣委常委會上進行了通報,引起了縣委領導的高度重視,要求各單位按照縣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領導小組辦公室下達的整改落實意見和時限要求認真進行整改,嚴肅追究不落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