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群眾有求要上訴,“五級聯動”是條路。“五級聯動”工作以省、州、縣(市)、鄉(鎮)、紀檢監察機關和村級監督組織為監督主體,通過制定聯動機制、收集信息、整合力量、協調各級黨委、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辦理、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的一項工作。2012年,我省在實踐中初步探索出了“五級聯動”解決群眾訴求的工作機制模式,并將這一模式推廣運用到更多的信訪件處理當中,妥善解決了基層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10月28至30日,記者深入丘北、硯山兩縣部分鄉(鎮)采訪時了解到,“五級聯動”機制有效把基層群眾的聲音、訴求以及所反映基層的信息很快傳遞到上級,能夠將問題迅速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記者在丘北縣曰者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彭利鼎的帶領下,來到該鎮塘房村幼兒園時,園里的小孩有的相互追逐打鬧,有的在兒童游樂設施上玩耍,玩得不亦樂乎。見來了一群陌生人,他們一點不怕生,紛紛聚攏過來,膽大一點的頑皮地扮鬼臉,好一群天真爛漫的孩童。
“不久前,紅旗一組二組的孩子因為沒有享受到與塘房村的孩子同等的優惠而心生不滿,兩個村共集結了30余人到幼兒園‘評理’這個幼兒園差點辦不下去!”彭利鼎介紹說,這個幼兒園的前身是一所小學。上世紀90年代初由塘房村小組、紅旗一組和二組3個村民小組共同集資、共同投工投勞建成。2008年實施教育綜合改革后,學生并入曰者小學,該校就一直閑置下來。今年6月,辦學業主找到曰者小學和塘房村小組商定開辦民營幼兒園事宜,并簽訂了租賃塘房小學校協議。協議期限為10年,協議對塘房村的幼兒每個學期優惠300元,而并未提及紅旗一組二組的幼兒優惠內容。此舉引發紅旗一、二組村民的強烈不滿。9月16日,鎮原人大主席嚴正武持《關于追回我紅旗一、二組集體個人資產被他人侵吞占用的訴求》的信訪件到縣屬有關單位上訪。
鎮紀委隨即將該訴求錄入到“五級聯動”監督平臺,啟動了“五級聯動”督辦程序。隨后,按照來訪——登記——錄入——調解——回訪等程序,妥善解決了矛盾糾紛。10月9日,鎮紀委組織各方代表進行調解,紅旗一、二組爭取到與塘房村一樣的優惠。
據了解,“五級聯動”工作機制的訴求類型有工作建議類、土地問題類、拆遷問題類、惠民政策落實類、拖欠各類款項類、教育醫療服務類、基礎設施建設類、林權糾紛類、家庭及鄰里糾紛類等10多項內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過一年多來的受理情況看,基層群眾的信訪件以家庭鄰里糾紛和土地糾紛居多,約占百分之七八十。”彭利鼎說。
29日,在硯山縣維摩鄉群眾訴求接待室內,鄉獸醫站站長王贊正在解決一起訴求。只見王贊背著一個包,手里拿著一張紙和一支筆。他的對面坐著的是幕菲勒村的4個村民。他逐個遞過去簽字,每簽完一個,就從包里拿出錢數了數遞將過去。原來,2011年,該村實施了新農村建設項目,圈舍改造被列為其中的一個建設內容。為了推動工作開展,負責項目落實的有關人員當即表態:一個星期內將圈舍建好的每戶獎勵1000元,兩個星期內建好的每戶獎勵800元。部分村民積極響應,共有10戶人家相繼建好,村民多次索要未果。直到工作隊撤走,該承諾都沒能兌現。這10戶人家于是心生怨言,認為這些工作人員及相關領導說話不算話,一點都不負責任。
后來,幕菲勒黨總支書記將這一情況通報到群眾訴求中。中心工作人員將該情況報告給了鄉黨委書記,鄉黨委書記責成鄉獸醫站具體辦理。
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如天。“五級聯動”模式的推行,使這句話得到了鮮明具體體現。不管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多年懸而未決的歷史遺留問題,都能得到明確答復和辦理。
稼依鎮就通過“五級聯動”平臺漂亮地辦理了一件歷史遺留下來的山界糾紛信訪件。10月30日,該鎮大稼依社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平以及涉及糾紛的一方干部和群眾帶著記者來到爭議山界。
這片山地名叫三岔沖,是一片丘陵地。站在爭議地面上,腳下是成片的人工草地。放眼望去,連綿的丘陵此起彼伏,稀疏低矮的松樹鑲嵌在黃土地上,印證著土地的貧瘠與荒蕪。
“29年了,大稼依社區橫膽沖村民小組與補佐行政村新朵甲村民小組因為山林邊界不清發生糾紛,于1999年兩村群眾曾因劃定邊界發生聚斗事件致使多人受傷,兩村長年爭吵不休,基本不相往來。爭議一事難以解決,所爭議涉及的3600畝荒山荒坡一直閑置,無法有效利用。”在山坡上,大稼依社區紀委書記王平惋惜地說。
去年11月10日,稼依鎮大稼依社區橫膽沖村組長王進武來到大稼依社區群眾訴求站反映了此事。王平就此事接訪,并及時了解情況,對該事件進行了核實。核實屬實后,按信訪“五級聯動”辦理程序及時將此件信訪件錄入監督平臺,隨后向鎮黨委副書記作匯報。促成鎮綜治、司法、林業、國土鄉鎮站所負責人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工作組還到開遠市檔案局、文山市檔案局、硯山縣檔案局、丘北縣檔案局查找相關資料,并廣泛走訪群眾以及當年參與林改時的村干部等了解情況,分別組織兩村小組群眾召開黨員干部會和群眾會商議山林劃界事宜,找準化解矛盾糾紛突破口和平衡點,并于2013年12月9日組織兩村群眾到現場劃定山林邊界,最終促成雙方山林邊界劃定協議。雙方群眾消除了多年隔閡,恢復了正常交往。
如今,爭議山界土地資源得以有效利用。橫膽沖村成立了硯山縣眾鑫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發展到110多戶,初期養羊200多只,通過退耕還草,共種植了3600多畝狗尾草和象草。這些草能夠滿足3000多只羊的口糧需求。前景十分看好。
每到一處,鄉鎮的紀委書記以及信訪件辦理員對“五級聯動”贊不絕口,每個人都能隨口說出幾個典型案例。他們普遍認為,“五級聯動”機制能夠有效督促村干部以及各職能部門履行好職責,能夠切實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
(李正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