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腐敗由紀委管,紀委干部腐敗誰來管?”一直以來,人們在大力支持紀委反腐敗工作的同時,不時發出這樣的疑問。紀檢干部若自身不正,“裁判員”就可能做不到秉公執法,甚至為腐敗開后門,充當保護傘,滋生腐敗,對黨的形象、黨的事業危害更大。
打鐵還需自身硬,“打虎”必須自身強。今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專門指出:“各級紀委要解決好‘燈下黑’的問題,自覺遵守黨紀國法。你們是查人家的,誰查你們,這個問題要探索解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作為紀檢監察機關如何破解“燈下黑”這一問題?
加強自身建設
首先要繼續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加大紀檢監察干部提拔、輪崗交流力度,不斷增強干部隊伍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執紀執法能力,切實提高紀檢監察工作的本領和水平。其次紀檢監察干部要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堅持黨性原則,忠實履行職責,剛正不阿、一身正氣,堅決與腐敗分子和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進一步加強能力建設,學習新知識,研究新問題,投身新實踐,增長新本領。
轉變工作作風
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培養和樹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作風,知難而進、敢于碰硬的作風,真抓實干、嚴謹細致的作風和以身作則、廉潔自律的作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反對“假、大、空”,堅持察實情、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從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為出發點謀劃工作良策,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將工作重心進一步下沉到基層、下沉到群眾、下沉到基層基礎建設上去,工作的著力點、落腳點始終圍繞在為民、惠民、利民、安民上。
增強紀律觀念
要進一步增強紀律觀念,牢固樹立監督者更要帶頭接受監督的意識,自覺接受黨組織、黨員干部、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的監督,嚴于律己、秉公執紀、文明辦案,以實際行動做黨的忠誠衛士,當群眾的貼心人。一方面要增強黨的意識、責任意識,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把不該管的工作交還主責部門,從組織創新和制度建設上加強和完善內部監督機制,加大自我監督力度。另一方面要牢記職責使命,加強黨性修養,自覺遵守黨紀國法,自覺接受黨組織、人民群眾和新聞輿論的監督,樹立忠誠可靠、服務人民、剛正不阿、秉公執紀的良好形象。
完善監管制度
要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管理的核心是制度,只有完善監管制度,以制度管人,以規章辦事,才能做到公正執紀,紀檢監察干部更需要完善的監管制度,只有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才能防止濫用權力,才能保證依法依紀辦案,案件查處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加大交流辦案
要進一步加大交流辦案,對比較敏感、涉及面較廣的案件實行異地交叉辦案,這樣既可以防止出現人情因素的干擾,也利于案件的查處。同時,也可增進各地區之間紀檢監察干部的工作交流,吸收和學習各地好的工作方法,增強紀檢監察干部的業務能力。消除人情關系的影響及顧慮,也加大了案件查處公平、公正性。
強化廉政教育
紀檢監察干部作為執紀監督的主力軍,身邊的案例很多,但也需加強廉政教育和廉政培訓,時刻敲響警鐘,越是執紀監督,就越要提升拒腐防變的能力。在紀檢監察系統中,應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廉政培訓,牢固樹立紀檢監察干部公正執紀的良好形象。
總之,作為執紀監督部門,每一個工作人員都會受到特別的關注,在工作生活中要以更高標準要求自己,確保自身過硬,經得起考驗,才能在執紀監督過程中做到公正、嚴明,讓群眾信服、滿意。 ( 何利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