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之“星”依然璀璨 ——84歲高齡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楊儒林“老者”履職側記

發布時間:2014-10-06 12:24:23   來源:大理州紀委

“在任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的三年期間再為群眾辦兩件事:一是要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制定完善村三委的工作制度,強化對基層黨組織權力運行的制約與監督,把基層黨組織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二是要努力在任期內解決寶豐集鎮地區群眾的飲水困難,這兩件事辦好了,也就心滿意足了。”這是云龍縣寶豐鄉寶豐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楊儒林老先生的美麗中國夢。他這樣想著、也這樣為之竭力著。

認識楊儒林老人是幾年前的事了,可和他深入交流這是第一次。這一次是就基層紀檢監察體制機制創新和改革及基層紀檢組織履職情況調研過程中,非常榮幸與楊老進行深入的交流,也只有這一次才讓我對這位離休老干部曲折的人生經歷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才真正欣賞到這位八旬之“星”的璀璨光芒。

2013年6月,83歲高齡的楊儒林老人高票當選為云龍縣寶豐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盡管開始沒有任何思想準備,但是群眾的信任讓這位擁有64年黨齡的老黨員毅然承擔起了這份責任。問及為什么會選擇當這個主任時,楊老是這么說的,“一是群眾信任選了我,我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二是我是一名老黨員,黨員本身就不存在退休,而且我現在眼不花、耳不聾,還有精力能為群眾再做點事,我就應該盡力去做?!睏罾系倪x擇開始遭到家人的反對,認為他年紀大了,該在家里安享晚年,可老人的堅持最終說服了家人,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

楊老19歲參加工作,1958年,28歲的楊老被錯處劃為“右派分子”,受屈持續了24年,對于這段歷史,楊老不旦沒有任何抱怨,而且還成了老人立志發揮余熱的動力。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摘掉“右派”帽子的楊老接受云龍縣寶豐公社黨委安排去籌組“社辦企業”,并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艱苦的創業中,把企業辦得紅紅火火。1984年錯處問題徹底糾正,楊老恢復公職后不久就安排離休。這本該是楊老安享晚年的開始,可他心里卻怎么也安靜不下來,一心想著如何把以前耽擱的時間“賺”回來,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的做些事。在這樣思想的指引下,楊老一直熱心于村里鄉里的很多公益事業,先后擔任過寶豐離退休干部職工支部副書記、寶豐鄉老年協會會長、寶豐鄉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協會副會長、寶豐古鎮文化暨董澤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及秘書長等職務,在自己離休后的30年生涯中積極為寶豐鄉村工作和縣里的修志修史工作發揮自己的余熱,并多次受到州縣鄉黨委的表彰,先后獲得了1988年大理州“老有所為精英獎”、1993年大理州“抗洪救災突出貢獻獎”、2003年和2009年大理州“老有所為”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在楊老的家里,大大小小的獎狀掛滿了墻、塞滿了抽屜,面對如此多的榮譽,楊老卻說能夠為群眾實實在在的解決問題才是他最大的榮譽。

楊老這樣說,也一直這樣做。任職寶豐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的一年來,他始終以一種“老有所為”的精神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先后制定了寶豐村財務管理制度、考勤制度等規章制度,并認真貫徹執行。楊老不僅制定完善了相關制度,還建議把“村務公示欄”從村委會搬到寶豐街,楊老說這樣更有利于群眾監督。寶豐村居民一組小組長、村民代表李艷佳告訴我們,“當初選楊叔當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一方面是他懂財務知識,另一方面是他做事非常公平公正。事實也證明我們的選擇沒有錯,楊叔上任以來,村上的財務都清清楚楚的,每次開會他都能清清楚楚的對相關工作進行總結……”李大姐的這一番話也解開了我們心中的謎團:群眾為什么要選這樣一位83歲高齡、腿腳又有點不靈活的離休老干部當他們的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

擔任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后,楊老又一次回到了當年上下班的工作軌跡,成為在村里上班時間最正常、最多的“村官”,不僅認真履行本職工作,而且遇事從不繞道走,受到了寶豐村群眾的一致好評。楊老調處的一起矛盾糾紛當事人告訴我們,他們家在解放前分到了一畝多自留地,一直用來栽種玉米,三年前種了25棵核桃樹,有一部分已經掛果。但是乙方在沒有經過他們同意的情況下,在他們的自留地里種上大葉子樹、橘子樹等,影響了玉米和核桃的生長,給他們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他們幾次勸阻也無明顯效果便向楊老反映,楊老讓他們寫一份申請,并進行及時調查后,在村委會成功調解了兩家的糾紛。對于這一件事,寶豐村黨總支書記陳其昌則這樣告訴我們:“老楊叔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而且善于學習、善于研究政策,知識面廣,對土地政策掌握得很全面,調解起矛盾糾紛能做到有理有據、有禮有節,讓當事雙方都很滿意,這正好彌補了我們其余幾個村干部由于知識水平不高、拿不出政策和法律上的依據而說服不了群眾的不足?!?

楊老的善于學習從他的讀書筆記和工作筆記都能看得出來。作為84歲的一個老黨員,卻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讀書筆記寫得那么認真,甚至還把精華部分抄寫下來掛在墻上,用他的話說“這樣可以隨時做到自律、自勵和自醒。”

楊老曾說自己算是個老年工作志愿者,而且現在還計劃把志愿工作延伸,把自己當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的補助存起來用于捐資助學和扶貧濟困等公益事業。楊老說“我是個離休干部,本來國家就養著我了,而且家里的子女、孫子都就業了,物質上我不缺什么,我不需要這份補助。我計劃把這份補助積存起來,用它為寶豐村群眾做兩件有利的事,一是用在捐資助學方面,鼓勵成績較好的學生,這個我已經和中學的校長聯系過了,計劃盡快就實施;二是準備用于寶豐村的扶危濟困?!?

楊老就是這樣一位離休在家卻心系家鄉的建設和發展,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為群眾謀利益、求發展的事業當中,在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的崗位上謀劃著自己的夕陽夢。用寶豐村黨總支書記陳其昌的話說,“這位老同志絕對不是因為圖名圖利才進入村‘三委’班子的,他純粹就是用一種老有所為的精神,繼續為寶豐群眾服務?!?

久久……為紀檢監察戰壕里有這樣一位“老者”而激動不已。也默默把他的這種璀璨光芒珍藏于心田,永遠激勵和指引著我們奮戰于紀檢監察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