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要從大局著眼細微著手

發布時間:2014-03-31 10:09:00   來源:云南省紀委省監委網站

縱觀貪官的落馬,他們有其共同點,每一個貪官并不是一開始就腐敗,他們起初同樣扎扎實實的工作,從一點一滴做起,做出了一定的成績,有為黨奉獻的一面。后來逐步轉變為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貪污受賄,淡化了黨性修養,扭曲了自身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從而淪落為人民的罪人。從貪官的軌跡我們不難看出,這都源于一個貪字,不能正確處理奉獻與索取之間的關系。而貪婪的閘門一旦打開,貪欲如洪水決堤一瀉千里,不可收拾。貪念又來源于權力,由權力轉變為權錢交易。而真正的考驗是當一個人手中有了權,就必然要和金錢打交道,各個方面的誘惑也隨之而來,如何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系,是否將人民的利益、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才是對每一個為官者的嚴峻考驗。也就從這時起才能真正衡量出一個人道德的防線牢不牢,政治修養高不高。如果恃權輕法、心存僥幸,政治上喪失信念、經濟上貪得無厭、生活上腐化墮落,那終將落馬墜地。如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耐得住艱苦,管得住小節,擋得住誘惑,永葆共產黨員本色,才能做到“常在河邊走永遠不濕鞋”。

這就告訴我,必須時刻加強學習,時刻嚴以律己,時刻警鐘長鳴,從“小事”防起,自律自省。一是必須加強學習,筑牢理想信念。有句話叫做“己所不欲,勿失于人”,要強化學習,既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自己的頭腦,從而筑牢信念大廈的根基;另一方面,還要學習鄭培民、孔繁森等先進人物的事跡,用他們的感人事跡不斷鞭策自己,查找差距,提高覺悟。二是必須處理好幾種關系。處理好自律與他律的關系,模范的遵守紀律規定,自覺接受各種監督,保持嚴謹的生活態度和生活作風;處理好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使個人利益必須在保證和發展社會整體利益的前提下來實現;處理好與親朋好友的關系,身邊的人,無論是配偶、子女、親戚、朋友還是下屬,都不能給他們留有優越的感覺和幻想的空間,教他們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不允許他們利用本人的影響謀取私利;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系,真正體現出黨員領導干部“平時看出來,關鍵時站出來,利益前讓出來,危難時豁出來”的氣魄。三是必須加強自我約束意識。“公生明、廉生威”的道理誰都懂;個人的廉潔主要來自自律,而作為一個處室就要通過不斷的廉政學習教育,未雨綢繆,形成“不去為”的教育機制;嚴格執行廉政規章制度,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形成“不能為”的防范機制;樹立依法依規為企業提供快捷服務,將監管與服務相結合的思想。培養廉潔為榮、腐敗為恥的風氣和氛圍,形成“不愿為”的自律機制。

古人云“以銅鏡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而反腐敗斗爭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任重而道遠。作為新時期的國家公務員黨員干部,要想抵御住物欲橫流,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抑制住欲望、把持住關口,過好“人情關”“金錢關”“名利關”“美色關”,就要不斷加強學習,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保持平常心態,心系百姓,生活向低標準看齊,工作向高標準看齊。加強自律意識,強化服務意識。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系,強化奉獻意識。加強監督,強化勤政意識。真正做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勤務員,用心想事,用心謀事,用心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干實事,真心誠意為人民,扎實苦干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