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委政法委:整治“庸懶散奢驕”出實招

發布時間:2014-05-27 10:32:00   來源:云南省紀委省監委網站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針對機關存在的“四風”突出問題,怒江州委政法委綜合施策、標本兼治,深入開展“庸懶散奢驕”專項整治行動,健全制度,規范管理,嚴格考核,有效整頓了工作紀律,改進了工作作風,提升了工作效率,樹立了良好形象。

一是加強學習治“庸”。制定并嚴格執行每周一集中學習制度,組織干部職工深入系統地學習政治理論,提高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使干部職工堅定理想信念,樹牢宗旨觀念,增強為民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打牢為政法工作付出一切、為人民群眾奉獻一切的干事創業思想基礎。始終把學習作為提高干部職工業務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的“素質工程”來抓,引導干部職工立足崗位學政策、學法律、學業務、學技能,切實提高干部職工政策解讀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處理問題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努力成為崗位、專業和領域的專家、百事通和智囊庫,增強履職的水平和成效。

二是嚴肅紀律治“散”。制定并嚴格執行考勤、請銷假和外出報告制度,嚴格上下班指紋打卡管理,實行“一天一統計、一周一通報、一月一考核”。實行副書記每周輪流帶班和紀律巡查制度,對干部職工遵守工作紀律情況每天巡查兩次,重點巡查有無遲到、早退,上班期間有無脫崗、串崗、聊天、玩電腦游戲等違反工作紀律問題,對違者當場責令整改,并在每周工作例會上進行通報,以警效尤。嚴格請銷假管理,一般干部職工請假,經科室負責人同意后,由分管副書記簽字批準;處級干部、科室負責人請假,由書記批準,未經批準或逾期不歸的,按曠工處理。嚴格執行外出報告制度,經批準下鄉或到州外出差、培訓、學習的,必須提前3天報告上級領導,并指定有關人員代行職責。加大對遲到、早退、曠工、請霸王假的考核力度,將出勤情況與干部職工年終績效考評掛鉤,每月累計遲到或早退時間達60分鐘的,視為曠工0.5天;一年內累計曠工5天或事假超過15天的,取消當年推優評先資格;一年內累計曠工10天的,當年考核確定為不稱職等次。通過強化管理,進一步增強了干部職工的紀律意識,在委機關內形成了遵章守紀的良好風氣,杜絕了遲到、早退、曠工、串崗、脫崗、請霸王假和上網聊天、玩游戲、炒股等現象,樹立了委機關的良好形象。

三是嚴格考評治“懶”。 制定并嚴格執行每周一例會制度,由各科室負責人匯報上周工作情況、分析存在問題、報告本周工作計劃,委機關領導對各科室工作進行點評,表揚先進、鼓勵一般、鞭策后進,并對階段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確保干部職工周周有任務、天天有事做,確保各項工作安排到位、跟進到位、落實到位、反饋到位。根據中央、全省、州委政法工作會議精神及各項工作要點,制定了政法工作、社管綜治工作、維護穩定工作等8項工作要點,制定了立項督查方案,明確了各科室的職責任務,按月制定了委機關及各科室工作計劃。根據工作要點、督查方案和工作計劃,制定了委機關干部崗位目標績效考評辦法,建立健全了全面衡量委機關各科室和干部職工履職情況的量化考核指標體系,打破了憑印象打分、憑主觀感覺打分的考核評價模式,建立了以崗位職責、履職情況、工作成效為主要依據的績效考評模式,使干部職工的履職情況得到了科學、客觀、公正、公平的評價,進而激發了干部職工立足崗位爭優秀、盡職履責創佳績的積極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效能。

四是強化管理治“奢”。 切實加強廉政風險防控,著力構建政法委機關、內設機構、個人崗位全覆蓋的廉政風險防控規范權力運行機制,教育引導干部職工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廉政意識,自覺做艱苦奮斗的倡導者、執行者、示范者,做到清正廉潔、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完善并嚴格執行公務用車、公務接待、會議管理、出差管理、財務管理等內部管理制度和辦法,堅決杜絕公車私用、超標接待、辦公耗材浪費等不良現象,堅決剎住講排場、比闊氣、圖享受和奢侈浪費等不良風氣,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做到勤儉持家、艱苦創業。

五是深入群眾治“驕”。認真貫徹執行中央、省、州關于轉變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有關規定,組織委機關干部職工深入掛鉤聯系點,以進村入戶走訪民情、看望慰問貧困群眾、為農村黨員上黨課、召開民情懇談會等多種形式,體察社情民意,體驗群眾生活,體味群眾疾苦,加深與群眾的魚水感情,樹牢宗旨意識,增強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追求,加強調查研究,總結實踐經驗,扎實深入開展政法綜治維穩各項工作,不斷推動工作的創新發展,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新形勢下政法工作的新要求和平安建設的新期待,努力為群眾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

               (中共怒江州委政法委    劉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