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心得體會

發布時間:2014-07-10 16:44:00   來源:云南省紀委省監委網站

警示教育心得體會

中國民生銀行昆明分行    王濤

根據昆明分行“堅持從嚴治行堅守行規行紀”反腐倡廉宣教活動和風險文化教育實踐活動要求,2014527日,分行部分員工在分行領導的帶領下到省警示教育基地,參觀了警示教育展覽廳,觀看了《黑白人生》專題片,真切地看到那些曾經擁有體面工作和幸福美滿家庭的人在金錢、權利、美色等引誘下迷失了自己,喪失了理想,鋃鐺入獄,令人痛心。

高官尚且如此,作為一名銀行從業人員,如何才能做到潔身自好呢?

一、堅守道德底線是前提。要時刻加強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改造。在展廳中,有很多都曾是人民的好公仆、父老鄉親的驕傲、父母的自豪,但卻因沒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沒能堅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拜倒在各種利益面前,損毀在一念之間。

二、正視權力是關鍵。很多位居高位的人在擁有了一定的權力后,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權力,視權力為私有,為非作歹。如原楚雄州州長楊紅衛,濫用職權,違背科學發展觀,獨斷專行,胡亂審批項目,導致國家財產巨額損失,人民利益受到嚴重傷害。銀行作為金融服務行業,也有一些是“權力”崗位,如信貸崗等。但是,作為銀行一名信貸人員,銀行所給予的權力就是要盡職盡責做好每一筆授信業務,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符合要求的經濟發展中去,而非運用到為自己謀取私利中去。要正確對待自己的權力,做到對崗位負責,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對客戶負責,對民生銀行的股東們負責。

三、警鐘長鳴是手段。不管是政府機關領導,還是企業高管,很多落馬者都是思想松懈“三觀”淡漠所致。做為民生銀行的一員,作為銀行的一名從業人員,每天與金錢找交道,每天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每天與風險之狼共舞,面臨的各色誘惑多,面臨的各種風險也多,更是要警鐘長鳴。我們不要與一些富有客戶攀比,不要被不良社會風氣所染,不要被一些誘惑所迷。在業務辦理中,在與客戶交往中,要時刻提醒自己,職責范圍內的,盡職盡責;職業操守外的,謹言慎行。不做不該做的,不拿不該拿的。正所謂,“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四、制度建設是保障。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黑白人生》中的楊紅衛,之所以能獨斷專行,一定程度也與監督制度的不健全有關系。建立健全科學合理、具體實在、切實可行的制度體系,把我們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我們的行為有規范的約束機制,讓我們的運行有良好的秩序保障,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不能”、“不敢”、“不想”腐敗的問題,而且還能降低腐敗的“風險”。我們工作中會遇到困難和問題,也會有一些個人思考,但作為民生銀行的一員,不應消極埋怨,理應為良好的共同的秩序、制度建設獻計獻策。

合規經營責任重,重在落實和行動!分行組織的警示教育和風險文化教育實踐活動,恰逢其時,真正敲響了風清氣正的警鐘,真正觸動了廉潔自律的靈魂。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需要系統分析各類風險事件的產生原因,著力于形成更加清晰、明確、有效的合規風險管理制度和各種配套支撐手段,形成一種“不愿違規、不能違規、不敢違規”的更加具有約束力的合規經營環境,做到人人尊規守紀,做到依法依規治行,保障民生銀行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