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隴川縣開展對各級各部門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半年督查,縣紀委各派出紀工委帶隊成立督查組,在實行“聽、查、看、訪”的基礎上,“升級”督查形式,實行交叉督查、集中匯報、點題述廉。
交叉督查 自選“考生”
縣紀委派出第四紀工委打破以往由督查組分別對各單位督查的方式,把監督聯系的各單位按鄉鎮、縣直部門、直屬駐隴單位分類搭配,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一個單位可自選小組內的2至5個單位跟隨縣督查組前往交叉檢查。
“我選擇了相鄰的清平鄉和縣工商局作為交叉檢查的對象,這兩個單位去年考核成績都是優秀。以前總覺得自己單位還是做了很多努力,已經很規范了,但通過交叉檢查后,才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還有很多。”護國鄉紀委書記耿小東說。上一年度考核成績優秀的單位被抽選作為交叉對象的概率較高,學習先進經驗和做法,是多數單位參加交叉檢查的重要目的。
“考生”單位積極協助配合督查人員抽點察看現場、查閱痕跡資料、個別詢問談話或根據督查組已掌握情況進行跟蹤暗訪等。
集中匯報 人人“評委”
互查后,小組內各單位集中作匯報,限定時間,限講套話,要求匯報人直奔主題、客觀具體,只講特點、亮點和問題、建議,參加聽匯報的人員有督查組成員、鄉鎮和部門紀委(紀檢組)或分管領導、工作聯絡員等。
“以前,有的單位‘一把手’作匯報總是‘跑題’,甚至照本宣科地把業務工作念一通,現在不行了,你聽我講,我聽你講,誰講得好不好,誰做得好不好,大家心里都有底啦!”第四紀工委書記楊張科認為,工作不光要做得好,也要講得好。
根據互查、互評、互學后了解的情況,各單位必須向同一小組其他單位分別提出意見建議3條以上,人人當 “評委”。和耿小東一樣,許多單位領導紛紛感言,今后不能再“畏懼”和“應付”上級督查了,而應該把督查當作一次提升能力水平的難得機會。
相互“找茬” 點題述廉
在此基礎上,第四紀工委還推出了以“找茬會”方式進行的述廉和互評活動。
“上次明察暗訪時發現縣法院工作人員上班玩游戲,請紀檢組長談一談這件事后單位在抓干部作風方面有沒有新的舉措……”督查組直接點名、點題,請相關責任人就“一崗雙責”履行情況、廉潔自律執行情況等進行述廉。
“我認為縣地稅局在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中稅法宣傳過多,應該以廉政文化為主道。”“我認為護國鄉在村財支付公示方面不詳細不規范。”……
“以前都是紀工委給監督聯系單位提意見,現在是單位與單位之間相互提意見,既能有效避免‘人情’考核,考出真成績,又能提出又新又全面的意見建議,促進工作落實,效果非常好!”督查結束后,楊張科認真整理收集的意見建議,準備向各單位發出“整改通知”,而通知里所列“問題清單”大多數是參與交叉督查的單位提出來的。
以考促廉,比學爭優,經過不斷完善健全督查工作機制,全縣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越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