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邊縣堅持多措并舉,“點線面”結合扎實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工作。
創建“示范點”,示范引領顯特色。創建了1個州級廉政文化示范點、4個縣級廉政文化示范點,示范引領作用顯著。縣玉小民小積極開展“清風進校園”活動,開辟“廉政書架”、“廉政教育影視角”,組織學校師生創作廉潔文化作品景觀美化校園環境,制作廉潔文化宣傳欄,在學生中開展國旗下講話、學唱廉童謠、畫廉潔漫畫、創作廉潔手抄報、廉潔征文比賽、廉潔主題班會、“小手拉大手”等活動,聘請法制副校長為師生作警示教育講座,在教職工中開展“廉潔從教”主題教育活動,學校與教師、家長簽訂了廉潔承諾書;玉屏鎮凹嘎村委會建成由40余幅廉政故事、廉政漫畫、清風民俗壁畫和廉政格言警句構成的百米廉政文化長廊,由10塊宣傳展板構成的廉政文化角。通過“125”工作法,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縣法院以“讀書思廉、文化倡廉、先進引廉、案例警廉、家庭助廉”等為主要內容,打造“廉政文化走廊”。不定期組織全縣廣大黨員干部開展庭審警示教育。通過發放“家庭助廉倡議書”、簽訂“家庭助廉承諾書”開展家庭助廉活動;縣地稅局成立了思想政治、藝術創作、文藝工作、健身運動、理論研究、宣傳報道等六個廉政文化建設工作小組,利用職工特長制作廉政建設主題攝影作品宣傳牌,在全局電腦桌面及屏幕保護設置廉政警句格言,組織干部職工創作廉政歌曲《崢嶸稅月鑄輝煌》、舞蹈《稅法進苗鄉》等廉政作品;屏邊移動公司建成“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廉政文化主題景觀、企業文化墻、班組文化墻,深入開展廉潔文化進企業活動。
打造“主干線”,營造氛圍筑防線。落實廉政文化聯席會議制度,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廉政文化“八進”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廉潔從政氛圍。全縣相繼建立了廉政書屋80個、廉政宣傳櫥窗74個,懸掛廉政格言匾牌193塊,設立廉政警示欄171塊,出廉政宣傳墻報320期。近年來開展了“加強作風建設、促進廉潔從政”、“學習《廉政準則》,爭做勤廉表率”、“堅持群眾路線,建設廉潔屏邊”等黨風廉政主題教育月活動。縣紀委、縣人大、縣政協、縣委宣傳部、縣直機關工委等五機關組織開展了“廉政文化進機關”文體聯誼活動;縣檢察院、縣地稅局、縣教育局、縣林業局、縣公路管理段5家預防職務犯罪成員單位共同舉辦了“深入反腐敗,大家來預防”知識競賽;縣紀委、縣武裝部、駐屏部隊共同舉辦了廉政文化進軍營活動聯歡晚會,各駐屏部隊結合實際開展加強作風建設專題教育,促進了廉潔軍營建設;縣婦聯舉辦“廉內助”座談會,簽訂“廉潔家庭”承諾書,圍繞“廉政文化進家庭”開展文藝宣傳演出;全縣各中小學校舉辦“廉潔文化進校園”作文競賽,開展了“爭當廉潔小小兵”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教師中開展了“四評”活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各醫院以“廉潔從醫”為主題,開展廉潔知識的學習和宣傳。在門診大廳公示 “社會服務承諾書”和“治理商業賄賂承諾書”,設立“廉潔行醫監督意見箱”,改善醫患關系;通過開辟“企業文化墻”、“廉政讀書角”、開展“給我上一課”主題活動等多種形式推進廉政文化進企業;以“三下鄉”為契機,編排有廉政內容的節目,深入村寨進行演出。以全縣村兩委換屆為契機,以“五建四有”開展廉政文化進社區活動。
擴大“影響面”,拓展平臺強實效。屏邊縣結合民族邊疆山區實際,把廉政文化融入民族文化之中擴大影響面,為建設“美麗苗鄉?森林屏邊”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風尚。創新開辦農村苗漢雙語廉政文化廣播,利用農村“大喇叭”定期和不定期進行廣播。目前,已經建成廣播點282個,其中苗語廣播點134個。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和清廉文化,將革命傳統教育與廉政教育相結合,通過“一景、一廊、一角、一碑、一墻、一室、一冊、一影”等“八個一”創建屏邊烈士陵園廉政教育基地。聘請7名講解員并進行嚴格培訓。全縣86個單位3000余名干部、學生先后到屏邊縣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教育,2000余名來自屏邊縣境內外社會各界人士也聞名而來到廉政教育基地進行參觀。辦“苗嶺清風”反腐倡廉書畫攝影作品展,征集書畫攝影作品342幅,入選展出書畫攝影作品120幅,展現全縣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豐碩成果。以屏邊苗族“花山節”、壯家“花米飯節”、彝族“跳掌節”為載體,通過“對山歌”、猜謎語、民間書畫展、知識競賽、民族歌曲比賽等多種形式文藝活動形式,開展“花山節說廉事”、“花米飯節話廉潔”等活動202次。精心創作“廉政紙杯”并向各級機關發放4萬余個,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把反腐倡廉宣傳教育“送”進全社會各個層面;創作并組織干部傳唱廉政歌曲《苗嶺清風贊》。拍攝制作《苗嶺沐清風、綠城涌廉潮》、《來自苗嶺的“清音”》等廉政教育專題片,在紅河電視臺、屏邊電視臺播放,制作發放宣傳冊《清風廉雨潤苗嶺》、《傳承先烈揚清廉》,營造了良好清廉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