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相關制度
明確了機關的學習制度、考勤制度、接待制度、領導班子民主決策制度,嚴格“三公”經費的管理和使用。目前全鄉在村級推行村民監督委員會、村務監督委員會和“六民”工作機制,做到了“四有”,即有人員、有場地、有制度、有章子。繼續實行村財鄉管制度,實行季報賬制度和財務審計制度。為進一步強化財務紀律,并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制度的通知》。深入推進鄉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和基層站所的事務公開。對群眾關心的財務問題實行“雙公開”制度,堅持季公開和重大事項隨時公開的辦法,到目前已公開相關信息數次,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力求做到公開透明。
規范廉能風險防控管理
通過“四查四看”對鄉黨委、政府在重大事項決策權(招投標)、人事調配權、財物支配權、指標審批權、處理處罰權等五個方面的權利和工程招投標、黨員發展和違紀黨員處理、財物管理、民政救濟等十項具體工作查找了風險點,并完善和規范了以上工作的制度和操作程序。采取前期制度預防、中期監督監控、后期處置的防控措施,使預防腐敗工作管理科學化、系統化。
加強廉政宣傳
通過張貼懸掛廉政文化宣傳標語、編寫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簡報等形式大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從政道德教育和警示教育,著力培育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價值理念,加強黨性修養,弘揚良好作風,樹立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風尚,努力營造“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良好氛圍。帶領鄉干部職工學習作風優良、清正廉潔、干事創業的肖國才同志先進典型事跡。
積極創新舉措
探索適合鄉廉政文化建設的新舉措和新方法,鄉黨委、政府制作了黨風廉政展板,使廉政文化寓教于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增強廉政文化的實效性。通過組織召開鄉、村干部廉政述職述廉會,召開座談會,觀看電教片如《第一書記》、《吳仁寶》、《永遠是春天》等,進一步促進了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意識。樹立廉政知識普及從學生抓起,在下一代心里生根的理念,把廉政文化建設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在校園內形成學廉、崇廉、尚廉的濃厚氛圍。
申報創建示范點
申報清水河村委會成為縣級廉政文化示范點,為全鄉的廉政文化建設起到了示范、帶動和輻射作用。把廉政文化有機地融入反腐倡廉和鄉黨委政府相關工作中,確保廉政文化建設工作扎實開展。通過創新工作思路,豐富形式和內容,拓展載體,狠抓落實,努力改造黨員干部的思想,提高黨員干部的廉潔從政意識,增強黨員干部的拒腐防變能力,在全鄉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各支部各負其責、依靠群眾支持和參與的黨風廉政建設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同時,建立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做到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針對容易發生問題的部位和環節,建立健全了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制度、述職述廉制度等規章制度,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制度體系,營造了落實責任制的濃厚氛圍。
強化平臺管理
對民生資金監管平臺資金的下達、撥付、轉撥、接受、發放五個重要環節進行公開。平臺還專設預警監控,便于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處理,使監管工作由被動向主動轉變。群眾可以按地區、部門分類查詢相關民生資金資訊,或進行個人實名自助查詢、在線投訴等。民生資金出現問題,監管部門第一時間預警并得到處理,貪污、挪用截留民生資金的案件得到科學預防。開展“農減負”檢查工作,治理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哄抬農資價格等坑農害農問題,嚴防農民負擔反彈。
扎實開展“五級聯動”工作
實行領導掛牌接訪制度。制定了黨員干部承諾公示牌并實行了包案件調查、包思想教育、包穩控管束、包解決化解、包息訴息訪的“五包”責任制,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能落到實處。今年共解決群眾訴求20件。建立信訪舉報制度,設立舉報箱1個,方便群眾監督。努力暢通群眾訴求渠道,讓群眾怨有地方訴、理有地方講、事有地方反映、問題有人解決。八是開展警示教育。組織鄉、村干部觀看電教片,如《權位誤區--李學元受賄案警示錄》、《巨貪鎮長李丙春案警示錄》等,從組織處理、社會輿論等方面對鄉、村二級干部進行了教育,使鄉、村干部從心靈深處受到了震撼。同時紀委組織人員,采取案例講解、廉政法規知識培訓教育等形式,對黨員干部進行了再培訓,教育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遵紀守法的意識得到進一步加強。(寧蒗縣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