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拂名城 廉花別樣紅——云南省廉政文化示范點曲靖市會澤縣黨風廉政教育基地側記

發布時間:2014-10-10 09:34:34   來源:曲靖市紀委

“為人民服務”!“為人名服務”?這兩句話分別印在兩只土陶瓷碗上,陳列在會澤縣黨風廉政教育基地的展柜里,無聲地訴說著共產黨艱苦奮斗的歷史,共產黨人到底應該為民生服務,還是為名聲服務,留給人們很多的思考。這是紅色文化和廉政文化的巧妙結合。

歷史名城藏精髓

漫步在會澤古城的二道巷,那狹長的小巷、古老的民居、斑駁的院墻……,每向前邁進一步,就像在穿越一道道厚重的歷史之墻。走進張氏民宅,我們不僅會被“以史為鏡,以物明智”的10萬余件展品瞬間拉回到歷史中去,還會被“會澤縣黨風廉政教育基地”這朵初綻奇葩所散溢出的陣陣清風浴心沐骨。這里是會澤紅色文化展覽館,會澤縣黨風廉政教育基地就坐落在這里。

地處烏蒙山主峰的會澤縣,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相傳在秦漢時為古夜郎國之地。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設立堂瑯縣,是云南最早設縣地之一。明清時期,因銅的冶煉與京運而商賈云集,形成了特有的銅商文化。1935年,紅軍長征途經會澤,在此“擴紅”1500余人,創造了長征史上一次性“擴紅”最多的歷史,也為會澤留下了千金難求的寶貴紅色文化資源。2008年,會澤縣紀委監察局充分利用“擴紅”留下的珍貴史料和豐富遺存,從紅色文化展覽館收藏的10萬余件藏品中遴選1萬余件與黨風廉政教育有關的展品,通過精選場所,巧妙布局,建成了全省唯一一家以實物展示為主的縣級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基地。不僅將廉政文化成功引入景區,還打響了廉政文化教育品牌,在烏蒙腹地綻放出一朵廉政奇葩。2011年,會澤縣黨風廉政教育基地被云南省紀委、省監察廳命名為全省第一批廉政文化示范點。

紅色文化綻廉花

來到黨風廉政教育基地,一股濃郁的紅色廉政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整個基地以“紅色”為基調,以“清廉”為主題,以“實物”為載體,開設艱苦奮斗、廉潔奉公、懲治腐敗、勤政為民、作風轉變5個展室,集中展示建黨以來不同時期的歷史實物、圖片、報紙、文獻、票證、地圖等等,直觀生動地再現了中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辛的革命歷程和清廉的高尚情操。在會澤縣黨風廉政教育基地的5間展室里,不僅陳列著1萬余件與廉政教育有關的文物實體,還懸掛著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鑄、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廉政要求最精辟的“語錄”。他們像一面面火紅的旗幟,時時提醒著前來參觀的各級領導、干部和游客,敬廉崇潔要從“我”做起,像一股股明智厲行的清泉,時刻沐心浴骨地滋潤著人們,用廉潔奉獻的實際行動去感染和感化身邊的人。

艱苦奮斗展區里陳列著紅軍長征及抗日戰爭時期使用過的部分兵器、照明設備、自制草鞋、紡車等物件,突出展示了共產黨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光榮傳統,生動再現了老一輩革命家不畏艱辛的革命氣節;在廉潔奉公展區,改革開放前期所使用的票據、黨員干部使用的生活用具,老一輩中央和國家領導人部分日常開支記錄、吃飯的付費收據等,無聲地講述著不同時期領導干部的清廉風范;在懲治腐敗展區,陳列著建國以來查辦的部分案件的文件和史料,懸掛著宣判、處決劉青山、成克杰等腐敗干部的報紙及照片,讓反面典型時刻警示后人;在作風轉變展區,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在各級會議上關于整風報告的照片及其對整風工作的各類著作、手抄本、文獻及圖片資料,全面回顧了中國黨一路走來的風雨歷程,還展出了會澤縣在作風轉變中的一些具體做法和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例等;在勤政為民展區里,以圖片、文獻、報紙、題詞等形式詳實記錄了雷鋒、孔繁森、焦裕祿等同志前仆后繼,為民服務至死方休的模范事跡,還有最美鄉村教師“會澤七子”、最美鄉村醫生陳金正、最美大學生村官潘志艷等會澤當代“為人民服務”楷模的先進事跡。5個展室,就像5座袖珍“博物館”,向人們娓娓講述著“昨天的成就”,鼓舞人們努力創造“今天的輝煌”,激勵人們奮力譜寫“明天的新章”。

豐富載體注活力

源自于歷史,用之于現實。紅軍用過的馬燈、大生產時期的紡車、刻有“艱苦樸素”的針線板……,每件藏品歷經歲月的洗禮,透出歷史的氣息和風骨。一件藏品,一段故事,為讓參觀者能更加深刻地銘記歷史,啟悟人生,會澤縣黨風廉政教育基地在向游客不斷呈現文物實體,再現廉潔精華的同時,把握時代特征,圍繞“廉”字做文章,不斷拓寬載體,實現教育功能最大化。

基地聘請了2位熟悉廉政知識、口語表達突出的人員擔任義務講解員,精心編制解說詞,專人講廉,使每位參觀者在看到一件件實物的同時,更能聽到實物背后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的感人故事,使大家在參觀領悟中受到教育,在回味反思中升華精神,在耳濡目染中修身立德;以建黨節、國慶節等重要節日為契機,活動促廉,定期組織全縣廣大黨員干部、農村基層黨員干部、企業干部職工、教師學生到基地舉行“重溫入黨誓詞”、“ 緬懷革命先烈,學習清廉風范”、“廉政大家談”等活動,以物說廉、以人述廉,提高領導干部的廉潔意識和道德修養;在實物展出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拓展廉政文化的宣傳平臺,建立了會澤紅色文化網站,網站播廉,用一張張清晰的實物照片、一個個生動的革命故事、一次次別開生面的活動搭建了互聯網上廉政文化宣傳教育的新載體,增加廉政文化內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廉花盛開結碩果

通過耳濡目染的傳播,潛移默化的引導,“為民、務實、清廉”的正能量無聲地潛入心扉、蕩滌心靈,生動、鮮活、真實的實物展示,在心靈上筑起一道道拒腐防變的堅固堤壩。黨風廉政教育基地逐步彰顯出革命傳統教育、懲戒警示教育、廉潔勤政教育三大功能。

“以前的歷史只是在書本上,今天第一次與歷史來了次親密接觸。這些史實,不僅提醒我要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還要時刻以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斗的精神為引領,做廉潔勤政的新時代公仆。”剛剛參觀完展覽的縣法院干警感慨地說。

親眼見證,親身感受,參觀者、講述者與展品零距離接觸,讓受眾在現實生活接近歷史,在重溫歷史中得到啟迪,在回憶對比中受到教育,這是基地強大吸引力和旺盛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會澤縣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基地自建成投入使用以來,先后接待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政、軍黨員干部、青少年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10余萬人(次),成為會澤乃至周邊縣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宣教新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