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營村針對村情實際,創新活動載體,注重民族特色,努力突顯廉政文化的鮮明特色。
廉政文化上墻面。將廉政教育與《古蘭經》中表現誠實、命人行善、止人作惡、主持公正、反對浪費、加強團結等內容相結合,在村頭巷尾及公共活動場所用中阿文書寫《古蘭經》經典文段,懸掛廉政格言牌、廉政字畫35幅,營造濃厚的廉政文化氛圍。
廉政文化進家庭。利用“開齋節”、“主麻日”等重大節日,請清真寺的阿訇為廣大信教群眾宣講,將民族文化與道、德、禮、儀等有機融合,讓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同時還利用“戶戶通”廣播向村民發布各種涉農政策和惠民信息,播放廉政歌曲,增強廉政文化的感染力。
廉政文化進校園。通過上廉政文化課、開展廉政知識競賽、出黑板報等形式向學生普及廉政知識,并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向家長宣傳廉政文化,樹立清廉家風。
廉政文化上舞臺。村文藝隊為村民表演反映新農村建設、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并以白族調傳唱廉政清歌,使廣大群眾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廉政文化的熏陶。
廉政文化進書屋。在大營農家書屋中專門設置了廉政書柜,購置了通俗易懂、集趣味與教育于一體的廉政書籍,面向全村群眾免費開放。通過多種形式不斷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縮短了村干部與群眾的距離,獲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凝聚了全村的干勁,促進了全村各項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