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以來,麻栗坡縣推行了縣委常委會議社會旁聽公開制度,這是該縣推進黨內民主,深化黨務公開,強化群眾監督,擴大黨員群眾對黨內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推進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的重要舉措,讓尋常百姓走進了縣委常委會議,掀開了縣委常委會議決策的神秘面紗。
——哪些人能參與旁聽?
“讓我們村干部參加縣委常委會,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不一樣了,只要報名就有機會參加。” 麻栗坡縣大坪鎮馬達村委會黨支部書記余明華在旁聽了縣委常委會后感概。為了讓更多的人都能參與旁聽縣委常委會議,確保旁聽代表的廣泛性、代表性,凡組織關系在麻栗坡縣轄區,能夠履行黨員權力義務的黨員、年滿18周歲的居民、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離退休干部均可按照公開、公平、自愿和有序的原則,申請并參與旁聽。2009年至2014年,共有700余名普通黨員干部群眾旁聽了縣委常委會議。
——旁聽的內容有哪些?
麻栗坡縣委把關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決定和決議以及執行情況;經濟發展計劃及重點項目、重點產業開發情況;涉及群眾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組織機構設置、調整重大突發事件的處置情況;干部培養選拔任用及考核獎懲情況等作為社會旁聽的主要內容,讓旁聽的黨員群眾及時了解縣委在重大事項決策、重大產業開發、重大項目安排、大額度資金使用和人事任免等事項的討論決策過程,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規范決策行為。一位參加過縣委常委會議的普通黨員感受頗深:“以前都是在政務網、電視臺或文件里才能了解這些麻栗坡的重要決策,感覺很遠,和自己無關,現在零距離參加會議聽取了相關決策,收獲很多,自己就像是參與決策的一員,有了一種責任感。”
——旁聽時能做些什么?
在會議過程中,旁聽代表經會議允許,可限時自由發言,會議討論過程中不便發言的,會后可提交書面意見和建議。“本以為我只能帶著耳朵來旁聽,沒想到還可以發言,還能書面提出自己的意見。”參加旁聽會議的代表紛紛這樣感慨。對于旁聽代表的會上發言和會后的建議,縣委安排了專人負責處理,無論采納與否,都以縣委辦公室的名義在10個工作日內給予回復,做到條條有答復,件件有回音。制度實施以來,共有120名旁聽代表提出建議178條。
——旁聽后做些什么?
盧祖恩作為縣人社部門的一名普通黨員干部,在旁聽了縣委常委會后說:“我會把此次會議的主要精神向身邊的同事宣傳,讓身邊的人都知道縣委的重要安排部署,動員大家都積極支持并投身于我縣的改革發展中來。”旁聽的黨員干部在旁聽后,紛紛當起了縣委政府在重大項目、重要事項等工作方面的義務宣傳員和監督員,并適時到項目施工現場進行實地參觀考察,了解項目進展,關注施工進度。同時,縣委將常委會作出的重大部署和重要決策,通過政務網和電視臺發布,定期向廣大人民群眾公開決策結果,自覺接受群眾和旁聽代表的監督。
麻栗坡縣委常委會議社會旁聽公開制度的實施,為普通黨員群眾打開了進入縣委常委會議的一扇大門,使普通黨員干部群眾都能參加常委會議,為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加掛了一把安全鎖,真正把權力運行關進了制度的“籠子”,讓權力在陽光下公開透明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