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設與文化建設相結合的產物,文化是載體,廉政是內涵。淑基村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才俊輩出,有著悠久的人文資源和豐厚的廉政文化傳統,素有“七雄冠世”,“五桂流芳”,“父子為邊將,祖孫領解元”的美譽。更有竇氏傳統文化長期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世代相傳,影響著整個淑基村人。竹基鎮將竇氏“廉以為政、文德化教”的傳統文化精髓與今天的廉政文化融合在一起,承古之精,通今之變,把淑基作為竹基廉政文化核心,重結合,新載體,豐內涵,讓竹基的干部和群眾,心靈直抵廉政文化深處,以點帶面,將廉政文化的影響擴展到全鎮所有的村村寨寨。
抓好結合,廉政文化內容豐富
一是廉政文化進農村與廉政文化進學校相結合。結合竹基鎮教育的實際,在全體教師中開展“廉潔從教、服務學生”為主題的教育活動,組織教師觀看師德教育影片,增強教師責任感,提高教師隊伍廉政文化水平,為開展學生廉政文化教育打基礎,推進農村廉政文化健康發展。在學生中開展“廉政文化,伴我成長”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把廉政文化融入學生的學習成長中,從孩子抓起,努力達到“教育一代人,引導兩代人,影響三代人”的目標。二是廉政文化進農村與廉政文化進家庭相結合。把“廉政文化進農村”融在“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中,通過簽訂“廉潔家庭公約”,開展“推進文明養成知榮辱、明是非,做新時代青少年”活動,把廉政知識融入內容健康、形式活潑的家庭教育活動中,讓廉政文化常駐家家戶戶,樹立居民遵章守紀、廉潔從業、廉潔自律的廉政文化建設核心理念,使黨員干部和家人一起得到了教育。通過舉辦“廉政文化專題討論座談會”、“廉政文化文藝晚會”,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文藝宣傳教育,提高了居民的廉政文化修養,增強黨員干部群眾的廉政意識。三是廉政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緊密結合淑基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突出先進思想和廉政文化內涵,強化道德教化功能,大力弘揚以廉為美、以廉為樂、以廉為榮的主旋律,將廉政文化建設活動與“文明村”、“文明家庭”和“文明標兵”等創建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打造以竇氏廉政文化為載體的“精品工程”,不斷提升廉政建設活動的質量和水平。四是廉政文化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強化反腐倡廉宣傳教育,通過廉政道德講堂,進行廉政法規、黨紀政紀條規及正反面典型教育,使反腐倡廉更加深入人心、常駐人心,營造健康向上、清正廉潔的社會氛圍。通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和改進黨員干部的作風,促進干部作風轉變,建立規章制度,嚴格落實《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八項規定》等相關規定,堅持三務公開接受群眾監督,促進黨員干部轉變作風,改變“庸、懶、散、貪、腐”等不良風氣,讓群眾放心滿意。五是廉政文化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相結合。把廉政文化納入新農村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制定有針對性的農村廉政文化教育建設措施,把廉政文化建設作為主要內容之一,與農村各項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使其在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注重內涵,廉政文化寓意深刻
深入挖掘竇氏廉政文化精髓,以竇氏家風、岳陽樓長聯廉政內涵、竇氏廉政警言、竇氏廉政事略、竇氏廉政詩詞、竇垿廉政故事等方面為主要表現形式,賦予竹基廉政建設以文化內涵,使廉政文化建設更貼合竹基實際,通過文化的影響力,增強干部群眾內心深處的廉政意識。現已挖掘整理出竇氏家風1套、廉政警言10余條、廉政事略3篇、詩詞5首、竇垿廉政故事6則。同時,加大對竇氏遺留文化遺產的保護和修繕力度,投資600余萬元對竇氏宗祠、故居等歷史建筑進行修繕,對珍藏的竇垿名作《示兒錄》、《待焚錄》等文物古籍進行整理和開發,有效保護了先人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在竇氏廉政文化精髓的基礎上,竹基鎮投資700余萬元建成了集道德長廊、道德林、道德墻、道德廣場于一體的淑基道德園。將傳統“孝、悌、忠、信”的文化內涵注入竹基的文化道德建設中,突出以二十四孝圖為主要表現形式,讓干部群眾長期沐浴在道德氛圍下,以道德促廉政,以廉政成道德,逐步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廉德文化新格局。
突出載體,廉政文化深入人心
依托淑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特有的文化資源,以“十個一”為活動載體,讓竹基的老百姓,特別是黨員干部,眼睛看到,耳朵聽到,心靈感受到廉政文化的方方面面。一是打造一間廉政文化室。充分依托竇氏家族文化,精心提煉竇氏傳統文化中的廉政思想,并與今天的廉政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承古通今,將竇氏廉政小故事、小漫畫、名言警局、詩詞字畫等以室內展板的形式展現出來,讓竇氏廉政思想直面群眾,使竹基鎮的干部群眾能更深刻的了解到竇氏宗祖傳承下來的文化瑰寶。二是完善一套廉潔自律管理制度。制定了《竹基鎮村規民約》、《竹基鎮誠信經營守則》、《竹基鎮護村巡邏工作制度》、《竹基鎮衛生保潔管理制度》、《竹基鎮作風轉變社區值班制度》、《淑基村村組干部職責》、《淑基村黨支部的職責》、《村務、財務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項決策聽證、談心談話、述職評廉制度等,規范村組干部廉潔從政行為。三是建設一條廉政文化長廊。在現有精神文明宣傳墻、宣傳展板的基礎上,精心繪制了一系列廉政文化宣傳圖畫,制作了廉政文化宣傳展板。通過豐富的廉政圖展,將傳統的竇氏“孝、悌、忠、信”精髓、精神文明建設和廉政文化建設融為一體,使干部群眾隨時、隨地、隨處可以受到廉政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四是開設一塊廉政公示欄。在淑基文化大廣場開設一塊廉政公示欄,每月定期公示村務、財務、黨務,加強對淑基村村組干部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及財務經費開支的監督。五是編排一場反腐倡廉文藝節目。依托竹基深厚的文化底蘊,打造出12支老、中、青文藝宣傳隊。以反腐倡廉作為主題,結合農村文化生活實際,編排內容豐富,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演出,營造風清氣正,以廉為榮的廉政氛圍。主要創作了《贊家鄉》、《山歌聯唱》、《歌頌十八大》等精品文藝節目。六是舉辦一次廉政文化書畫展。組織師宗縣老書協竹基分會的30多名會員開展了廉政文化書畫展,同時邀請周邊縣的老書協會參加展出,共展出廉政書畫200余幅,以詩聯書畫的形式宣傳廉政文化。七是舉辦一次道德講堂。深挖古今道德典范、名言,完善軟硬件設施建設,充分利用道德講堂這一平臺,不斷摸索創新,深入挖掘身邊人、身邊事,把道德講堂打造成為群眾易于參與、樂于參與的廉政活動平臺。八是完善一間農村廉政書屋。在“農家書屋”的基礎上創建村級“廉政書屋”, 添置一批淺顯易懂、寓意深刻的廉政書籍、廉政刊物,增強廉政文化的親和力、感染力和滲透力,營造“尊廉、崇廉、愛廉”的良好社會氛圍。九是表揚一批廉政典型。年末組織淑基村民開展評選廉政文化活動積極分子、廉政家庭、廉內助等活動,對評選出的人員予以表彰獎勵,將他們的先進事跡進行傳播發揚。十是設立一個廉政舉報箱。設立廉政舉報箱,接受群眾的監督舉報。
強化制度,廉政建設長抓不懈
通過健全和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制度,構建以廉政文化為源頭,以制度保障為根本的黨風廉政建設防控體系。一是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進一步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竹基鎮黨委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促進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維護農村集體和農民群眾利益,推動農村科學發展,促進農村社會和諧。二是嚴格執行黨的各項紀律。嚴格執行黨的政治紀律,引導和督促廣大農村黨員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堅定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自覺同竹基鎮黨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要求村組黨員干部嚴格遵守財經紀律,按規章制度辦事,廉潔從政,不以權謀私,不搞權錢交易。三是深入推進廉政教育制度。把《廉政準則》作為廉政建設的學習宣傳主線,組織村組黨員干部開展以《黨章》、《黨內監督條例》、《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云南省貫徹落實《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實施辦法等黨紀黨規為主要內容的專題學習活動;強化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廉政教育和反腐倡廉制度教育,加強事前監督;充分利用建黨節、鄉鎮領導干部到農村上黨課等機會,深入開展農村基層干部理想信念、黨性黨風黨紀和法紀教育,提高農村基層干部依法行政、依法辦事、依法履職的能力和素質。
“環廊看桂樹,木耶用培,人耶用培,養其根,俟其食,當計十年百年”。竇晟一聯妙語,道出了今天廉政文化的深意。廉政文化示范點的深入創建,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將通過廉政文化示范點的示范帶動,廉政教育常抓不懈,以廉政文化培育廉政干部,使廉潔思想入眼、入耳、入腦、入心,養廉潔之根,俟廉德之食,育廉政之官,計以十年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