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騰沖縣紀委深入查找“四風”問題,鎖定問題清單,建立整改臺賬,對“問題清單”實行銷號整改制度,對臺賬中的問題逐個“掛號”,照單請客逐項 “銷號”。活動中,紀委班子“掛號”整改問題19個,“銷號”19個;班子成員及黨員領導干部鎖定“問題清單”892個,“掛號”整改問題640個,“銷號”640個,在逐項整改的基礎上建章立制,梳理出需要“廢、改、立”的制度規定65項,形成長效機制,“掛號”問題全部“銷號”整改,同時結合縣委提出的51項內容開展集中專項整治,老百姓評價較好,大家都認為意見沒有白提,活動成效明顯。
一是干部作風明顯轉變。縣紀委通過組織明察暗訪和加大執紀問責力度全面開展作風建設督查,針對貫徹“中央八項規定”情況開展明察暗訪18次,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案件54件,涉及人員80人。對國家公職人員吸食、注射毒品違紀違法行為進行了清查,共清查18個鄉鎮82個單位14833人,給予黨政紀處理6人。制定下發了《干部作風建設約談制度》,約談科級干部7人,問責了一批抓機關作風監管不力的領導,通報了一批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和機關單位遲到、早退、曠工等情況,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機關的高效務實作風和勤政廉政的形象,營造了“可以不當,但不可以不干”的工作氛圍,干部精神面貌明顯好轉,班子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二是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正風肅紀,堅持專項整治,“四風”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紀委文風、會風明顯好轉、三公經費明顯下降,與去年同期相比,文件減少23份,減30%,公務接待支出、公務公車支出大幅下降,取消了以紀委名義下發的簡報、信息。嚴厲整治和糾正了公款送禮、違規職務消費、收送紅包等問題,嚴格落實中秋、國慶嚴禁用公款送月餅送節禮等禁令,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三是零距離服務群眾。完善了《紀委監察局掛鉤服務基層工作方案》、《騰沖縣紀委監察局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全面推行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和領導蹲點聯戶、部門掛鉤聯戶、干部結對聯戶、建卡經常聯系制度,縣紀委實職副科以上領導干部每人聯系2戶貧困戶,其他干部聯系1戶貧困戶。活動開展來,紀檢干部累計到掛鉤村開展工作430天,駐村844人次,走訪2253戶群眾,召開黨建交流工作會議9次,開展黨員教育培訓19場次,指導公開村務、財務、黨務204期,辦理民情民意88件,化解矛盾糾紛33件,解決實際困難54件,協調項目3個。充分運用紀檢監察機關暢通群眾訴求渠道“五級聯動”工作平臺,對群眾合理訴求進行大排查、大化解、大落實,集中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四是人民群眾得實惠。切實加強和規范村民小組財務及資金管理,解決因農村集體資金管理不規范、不到位而產生的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在全縣推行組財鎮代管工作,已實現代管村民小組及自然村2189個,代管資金9934.44萬元,確保村組資金安全,有效防止村組干部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組織開展執法糾風專項行動,強化對社保、教育、衛生、扶貧、救災、救濟等強農惠農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方面的違規違紀案件,督促相關單位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加強對農村賭博風、大操大辦風、吸毒風、好逸惡勞風等農村不正之風的整治,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同時,多方爭取項目,改善掛鉤村村莊面貌、硬件設施,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幫助掛鉤聯系鄉村進一步理順發展思路,培植支柱產業、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幫扶困難群眾、爭取項目、資金扶持,取得了階段性新的成效。為在高田村協調修繕灌溉溝渠,解決了1000多畝農田灌溉問題;為民振村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將500畝低產茶園,引進高黎貢山生態茶園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合作,已簽訂25年的茶園承包合同,25年承包總金額400萬元;為民振村協調建設活動場所;為中營村、民振村協調改善道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