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縣紀委“三抓”強化安全文明辦案

發布時間:2014-11-08 16:35:24   來源:楚雄州紀委

楚雄州南華縣紀委采取抓隊伍、抓制度、抓管理等三項措施推動安全文明辦案。2001年至今,未發生一起辦案安全事故,案件審理工作連續14年保持無審訴復查、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案件。

抓隊伍,為安全文明辦案提供人才保障。堅持全員辦案,實現跨室聯動、梯次配合,以紀檢監察室為查辦案件的主陣地,打破科室界限,信訪室、黨風室、執法室、審理室、基層紀委、紀工委均參與辦案工作,增強辦案的綜合效果。一是充實辦案隊伍。注重辦案骨干力量培育,建立南華縣紀委監察局辦案人才庫,共確定32名辦案骨干進入人才庫,以“傳幫帶”方式逐步形成一支有預審、監控、陪護不同特長,涵蓋老中青三代的梯隊式辦案能手隊伍,為查辦案件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持。二是強化學習培訓。制定安全文明辦案專項學習計劃,通過專家授課、座談研討、文件自學等多種形式對辦案、監控、陪護人員開展有計劃地談話技巧培訓、辦案心理培訓、陪護技巧培訓,并進行醫療急救、消防安全實地演練,強化辦案人員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先后選派30余名紀檢干部參加中紀委和省、州紀委組織的案件業務培訓。同時,組織學習近年來在全國、全省發生的紀檢監察機關辦案安全事故通報,認真分析和查找辦案安全事故的主、客觀因素,吸取教訓,警鐘長鳴,提高全體辦案人員對辦案安全重要性的認識。三是加強案前教育。辦理案件前,由分管領導集中召集辦案組人員進行案前教育,重申各項辦案安全防范制度,明確辦案、陪護人員工作職責、辦案紀律、安全和保密規定等,確保做到萬無一失。

抓制度,為安全文明辦案提供制度保障。成立反腐敗協調領導小組,在原有案件查辦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重要情況通報制度、案件移送管理等制度的基礎上,先后又制定出臺了案件線索排查管理、查辦案件溝通協調、規范辦案流程等制度。一是建立案件線索集中統一管理制度。堅持統一管理、統一出口的原則,做到嚴謹督辦立項,嚴格辦理時限、嚴把案件質量、嚴格報批程序,適時掌握案件線索的去向、進展和結果。今年以來,縣紀委主持召開8次案件線索分析排查會議,集中排查科級干部違紀線索。二是建立查辦案件溝通協調機制。由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縣法院、縣檢察院、縣公安局、縣審計局在每個季度末召開一次查辦案件工作協調會議,通報案件線索情況,相互提供案件材料,實現信息共享,形成查辦案件的整體合力。同時,將全縣10個鄉鎮統一劃分為四個辦案片區,每個片區分別由委局領導任組長,各鄉鎮黨委書記和紀委書記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本區內的查辦案件工作。三是建立健全規范辦案流程制度。從案件受理、初核、立案、調查等環節入手,制定了案件匯報、辦案分析、書記督察等制度,完善辦案人員工作守則和值班細則,實現辦案工作制度化。規范“兩規”措施使用制度,建立談話對象體檢和醫療陪護制度,保證被調查人的合法權益。

抓管理,為安全文明辦案提供后勤保障。嚴格把好辦案監督管理關,強化辦案件工作內部監督管理,切實加強對辦案工作全過程的監督管理。一是規范辦案流程。從案件初核、立案到辦案措施使用、移送審理等環節嚴格履行審批程序。信訪環節規范信訪件的辦轉流程,對重要來信來訪做到快速簽批、快速初核,快查快結,限期辦結,對受理群眾反映的一般訴求件要求在3個工作日內,制定調查方案,明確包案責任領導、辦案責任人和穩控責任人,并在7個工作日內予以辦結,超出時限的,縣紀委對其發放催辦工作函,要求責任單位書面提交延期原因。調查環節嚴格審核“三表三報告”,即初核呈批表、立案呈批表、移送審理呈批表和初核報告、立案報告、調查報告,要求內容詳實、具體、明確,辦案文書要在規定時限內完成,并有主管領導簽字。審理環節嚴把“三關”,即嚴把事實證據關、定性量紀關和審理流程關,并確保在規定時限內審結。二是強化全程監管。每案明確一名隨案安全監督員,對案件調查組案件辦理過程進行全程動態跟蹤監督管理,發現問題及時予以糾正,做到手續清、程序清、責任清,把安全隱患遏制在萌芽狀態,確保安全文明辦案。三是落實安全預案。圍繞涉案人員的基本情況、調查取證和談話等安全事故易發多發環節,制定周密詳細的安全防范預案,從衛生部門抽調經驗豐富的醫生參與全過程辦案,隨時了解掌握被調查人的身體狀況,針對被調查人的病情制定醫療保障預案,并同調查方案同部署、同落實。四是強化安全檢查。從公安部門抽調部分干警抓好安全保衛工作,重點對可能造成安全隱患的場所和物品進行清理,24小時對辦案場所進行監督巡邏,及時排除不安全因素。(李琴慧、朱照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