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網友們大家好,歡迎走進這一期在線訪談。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紀委常委會明確提出“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自身建設重拳頻出,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同來聊聊這個話題。邀請到我們演播室的嘉賓是中央紀委常委、監察部副部長黃曉薇。
黃常委,非常歡迎您的到來!
黃曉薇: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黃常委,中央紀委監察部對紀檢監察干部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那么我們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的背景是什么呢,請您先給我們介紹一下好嗎?
黃曉薇:好的,主持人。所謂形勢逼人,時不我待。我們的許多工作就是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在發展中不斷前進的。王岐山同志提出的“信任不能代替監督”這一重要命題,是十八屆中央紀委常委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從嚴加強紀檢監察機關自身建設的具體體現,它建立在對權力運行規律認識的基礎上,深刻揭示了自律和他律的辯證關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任何人行使權力都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監督面前沒有特殊群體,監督者更要帶頭接受監督。作為紀檢監察機關,我們必須更加自覺、主動、嚴格地把自身置于監督之下,用鐵的紀律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了“自律”和“他律”的關系。就我個人理解,在信任、監督這組關系當中,信任,可能我們更多信任的是他的自律能力;那么監督,則是一種外在的“他律”。對于很多人來講,可能僅僅靠自覺性是不夠的,離開了監督,他甚至會去透支別人對他的信任。因此,我們說“信任不能代替監督”,那么,這個提法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黃曉薇:它的重要意義,我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一方面,是為了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打鐵還需自身硬”,是習近平同志在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后會見中外記者時提出的要求,體現了新一屆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和以上率下、以身作則的決心。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既是黨的干部隊伍的組成部分,又承擔著純潔黨的隊伍、維護黨的肌體健康的重要使命。這決定了我們這支隊伍更要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檢驗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是否過硬,標準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十六個字:“忠誠可靠、服務人民、剛正不阿、秉公執紀”。王岐山同志提出“信任不能代替監督”,是以外在壓力倒逼、激發紀檢監察干部自我完善的內在動力,使我們主動把自身放到聚光燈下,在各方面的監督中考校自我、提升自我。
第二個方面,是為了解決“燈下黑”的問題。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指出,各級紀委要解決好“燈下黑”問題。這方面,在紀檢監察系統也發生過一些發人深省的案例,比如,曾經擔任過省紀委書記的王華元、李崇禧、金道銘等。這些干部出問題,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主觀上拒絕接受監督、客觀上監督乏力,使得權力運行偏離了正確方向。解決“燈下黑”,必須直面“由誰來監督紀委”的問題。我們常說,不受制約和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紀檢監察機關不是天然的“避風港”“保險箱”,紀檢監察干部也不具備天生的“免疫力”。在腐蝕與反腐蝕的嚴峻考驗面前,紀檢監察干部要始終做到心存敬畏、常懷戒懼,必須自覺接受黨組織、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的監督,確保監督權始終在制度的籠子里規范有序運行。
第三個方面,是為了更好地監督執紀問責。監督執紀問責是黨章和行政監察法賦予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責。當前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要求,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嚴肅執行黨的紀律,堅持不懈糾正“四風”,強化巡視、強化監督,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面對反腐敗斗爭的艱巨任務,面對中央的要求和群眾的厚望,我們必須始終如履如臨,來不得絲毫懈怠。正人必先正己。只有自己站得穩、立得端、行得正,才能保證監督執紀問責的權威性和嚴肅性,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對紀檢監察機關的信賴,不斷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主持人:自己行得正才能有底氣去監督別人。了解了自身建設的重要性,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是怎么抓落實的呢?
黃曉薇:首先,從中央紀委監察部領導班子抓起。新一屆中央紀委監察部領導班子組建后,第一件事就是制定中央紀委常委會工作規則、中央紀委辦公會議規則、監察部工作規則。制定工作規則就是定規立制、明確程序和權責,堅守責任擔當,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去年1月23日,中央紀委二次全會閉幕的第二天,王岐山同志就給新任中央紀委委員作了學習黨章專題輔導報告,要求我們自己動手寫學習體會,堅定理想信念,牢記職責使命。
主持人:從領導班子抓起,定規立制,中央紀委監察部的領導們是怎么來帶頭做表率的?
黃曉薇:好的,王岐山同志特別注重中央紀委監察部領導班子自身建設,要求中央紀委常委會從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加強學習研究、堅持民主集中制、改進工作作風、遵守黨紀國法和嚴于律己等五個方面帶頭做表率,并且主持制定了領導班子改進工作作風的實施辦法。一年多來,常委會和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實際行動正文風、改會風,糾“四風”、轉作風,取得了明顯成效。
主持人:就是那句古話,“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領導班子帶頭做表率,是最有說服力和號召力的。那么,對其他的干部呢,我們有哪些要求?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是怎么來抓自身建設的?
黃曉薇:好的。一年多來,我們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狠抓機關自身建設,可以說,在嚴明紀律、強化監督管理和加強組織創新等方面,打了一系列“組合拳”,給機關干部上了“鐵夾板”、緊了“螺絲扣”!既強化了監督制約,又調動了工作積極性。
主持人:您一說“組合拳”,顧名思義,就是綜合治理、多措并舉,是這樣嗎?
黃曉薇:是的。首先,在嚴明黨的紀律方面,要求機關干部模范遵守“四不準”規定:一是不準發表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定相違背的言論,二是不準越權批辦、催辦或干預有關單位的案件處理等事項,三是不準以案謀私、辦人情案,四是不準跑風漏氣、泄漏工作中的秘密。強調違反辦案紀律就是違反政治紀律,為全體干部架設了規范執紀用權的“高壓線”。制定了外出報備、請銷假等管理制度,要求機關干部離京必須報告。
主持人:這“四個不準”應該是不能逾越的“紅線”,也就是我們提前把這些規矩立好,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把丑話說到前頭。
黃曉薇:你說的有道理。但是只立規矩還不夠,行之有效的監督措施必須及時跟進,否則再好的規章制度也可能變成“紙老虎”“稻草人”。
因此,第二方面就是加強日常監督管理。比如,我們從查辦案件這一核心業務開始,著力改進辦案流程、規范辦案權力。中央紀委監察部對所有反映中管干部的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按照“情況明、數字準、責任清、作風正、工作實”的要求逐一清理,規范了分類處置工作;完善和細化了初步核實、立案檢查、移送審理、涉案款物清繳等過程管理,進一步嚴格了工作程序和時限要求。同時,還加強了案件監督管理室和案件審理室這兩個業務監督部門的力量,認真履行審核把關和監督的職責。這些做法使辦案工作環環制約、管控嚴密,嚴防以案謀私。
再比如,我們改進巡視工作方式方法,實行了巡視組組長、巡視對象、巡視組與巡視對象關系“三個不固定”。這既強化了對巡視人員的監督,也提高了巡視監督的效果。
主持人:黃常委,您剛才給我們介紹的這些,無論是規范辦案權力,還是改進巡視工作方式方法,都是加強監督制約方面的一些做法,在干部日常管理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呢?
黃曉薇:在干部的日常管理方面,我們主要做了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嚴把干部的入口關,對不適合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堅決不予錄用、不予選調。二是把監督措施融入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各個環節。三是加大干部的交流力度,克服干部長時間聯系一個地區或一個部門的弊端,僅今年以來就對委部機關240多名干部實行了交流,其中局級干部40多名。四是強化實踐鍛煉,黨的十八大以來,共選派400多名機關干部到基層掛職鍛煉、到信訪室接待群眾來訪。五是每年組織領導干部認真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對擬提拔的干部,逐一查閱報告材料;還對干部本人及配偶經商辦企業等情況進行核查、處理。六是對不適合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堅決予以調離。
主持人:對干部的日常管理監督是一個系統工程,那么當前有哪些部門在負責這項工作呢?
黃曉薇:一方面,我們強調機關每個部門都要“守土有責”,切實抓好對本部門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監督。同時,還進一步明確和強化了專責部門的職責。首先是中央紀委組織部,主要承擔紀檢監察系統領導班子、委部機關各部門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配合做好干部的日常管理。第二是機關黨委、機關紀委,分別對委部機關基層黨組織黨風廉政建設負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負責黨員的管理和監督。第三是專門成立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主要是加強對紀檢監察系統干部的監督,受理有關紀檢監察干部涉嫌違紀違法問題的舉報。這個室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副書記趙洪祝同志直接分管。這是從組織創新和制度建設上加強和完善內部監督機制的重要探索,表明我們把自身監督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主持人:由3個部門來負責紀檢監察干部的監督管理,這個力量還是比較大的。但即便是這樣,還是會有干部會去“觸電”,如果發現了拒絕接受監督、違紀違法的干部,我們會怎么處理呢?
黃曉薇: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的態度是“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不管是誰都要嚴肅查處。大家應該注意到了,今年以來,中央紀委決定對紀檢監察室主任魏健和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曹立新兩人進行立案調查。前不久,我們的網站又公布了山西省紀委常務副書記楊森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組織調查的消息。
主持人:對于這三個人的查處,在網上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各大媒體、門戶網站都在第一時間作了報道。那我想它這個新聞點在哪兒呢?就是以前,大家會覺得中紀委主要是查別人,那么這一次看到,我們對于出了問題的“自己人”,也是毫不手下留情的。因此,網友們紛紛為中央紀委“自我開刀”、“清理門戶”的決心點贊叫好。
我還看到有網友這樣評論,他說“這種做法體現了解決自身問題的魄力和自信,一定會增加紀檢監察機關的公信力。”
黃曉薇:這3個人,有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的部門負責人,也有省級紀委領導班子成員。與此同時,地方紀委也嚴肅查處了一批本地區紀檢監察干部違紀違法的典型案例。你可能注意到了,7月底,中央紀委又公開通報6起這方面的典型案件。對他們的查處,向社會表明中央紀委監察部刮骨療毒的勇氣和自我凈化的決心,說明解決“燈下黑”的問題不是一句空話。對心存僥幸、以身試法的“害群之馬”,我們絕不姑息,絕不允許他們透支紀檢監察機關的信用。對自己人“零容忍”,看起來好像不近人情,其實在從嚴要求中體現了對干部的真心關愛,體現了對紀檢監察事業的擔當和對人民的負責。懲前是為了毖后,治病是為了救人。針對發現的問題,王岐山同志強調,要舉一反三、查找漏洞,以收亡羊補牢之效。我們查處的目的是在形成震懾的基礎上,加強警示教育,使頂風違紀者收斂,使沒有收手的干部趕緊收手,使大多數干部吸取教訓,更好地防止問題發生。
主持人:懲前是為了毖后,監督其實是一種愛護。那么我注意到,您剛才用了“害群之馬”這個詞,為什么用這么嚴厲的詞?把它用到紀檢監察干部身上,該怎么理解呢?
黃曉薇:王岐山同志反復講,我們這支隊伍自身要是偏出一寸,紀檢監察事業就可能偏出一丈。雖然不能因為魏健、曹立新、楊森林等人出了問題,就否定我們這支隊伍的主流和光明面,但確實要清醒地看到,紀檢監察干部出問題影響很壞、危害很大。看到他們出了問題,我們的確感到很痛心。但監督者違紀,猶如監守自盜,不嚴肅查處能行嗎?嚴明紀律,既要事先告知,更要事后查處,不遮丑、不護短。只有這樣,才能使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確保做到令行禁止,確保紀律剛性約束。
主持人:我特別理解您剛才說的看到紀檢干部出問題的“痛心”的這種感覺。因為我們是紀檢干部,你是抓貪官的,怎么能夠自己成為貪官呢?但是我聽了您剛才的介紹,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就是我們這一系列的“組合拳”確實是很有威力,可以看得出來,我們對紀檢監察干部的監督管理是在一波一波地施壓、一圈一圈地擰緊。
黃曉薇:前面我主要介紹了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的情況,其實,全國紀檢監察系統的隊伍建設也在不斷加強。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通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廣大紀檢監察干部把自己擺進去,聯系自己思想、工作和生活實際,從小處抓起,從點滴做起,堅決糾正“四風”問題。去年5月,我們在全系統集中開展了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今年以來,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紀檢監察干部,點名道姓公開曝光。
主持人:我也看到了。6月份的時候,我們是通報了5起紀檢監察干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案件,前后共通報了9起。就點名道姓公開曝光這一條,應該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很需要勇氣的一件事吧。我看公布之后在網上的反響很好。
黃曉薇:是的,這是傳導壓力的一種方式,也是監督方法的創新。對紀檢監察機關來講,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正“四風”,決不是“一陣風”,而是在持續中不斷深化的過程。最近,中央紀委又部署開展紀檢監察機關自建培訓中心摸底自查,要求重點自查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利用培訓中心公款大吃大喝、休閑娛樂、超標準接待等奢侈浪費行為,9月10日前完成自查自糾。我們就是要堅持立行立改,逐個解決突出問題,正人先正己、先禁其身而后人,以此推動作風建設的深入開展。
二是推動省級紀委強化對紀檢監察干部的監督。目前31個省(區、市)紀委全部設立了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切實加強對紀檢監察干部的日常監督和管理。中央紀委還要求地方各級紀委及時向上一級紀委報告領導班子成員、干部隊伍重要情況,并對擬提拔的紀檢監察領導干部等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材料進行查閱,根據工作需要進行談話,必要時開展抽查核實。
三是通過約談等方式,加強對紀檢監察系統領導干部的監督。去年以來,王岐山同志帶頭,中央紀委監察部領導班子成員分別約談了各派駐紀檢組組長、各省(區、市)紀委書記,一對一、面對面地傳遞壓力,督促中央和地方紀檢監察干部忠誠履職。現在各省級紀委也相繼建立了約談制度,上行下效,層層傳導,開始形成一級抓一級的良好局面。
四是深入基層,強化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辦案工作的監督。中央紀委監察部對各省(區、市)辦案安全工作進行了集中檢查,各省(區、市)紀檢監察機關也開展了這項工作,發現問題及時通報,限期整改,把依紀依法安全辦案的要求貫穿于辦案工作的各個環節。
這些措施有力促進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中心任務、監督執紀問責,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提供了組織保障。據統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在去年查辦案件數量大幅增長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1.5%。
主持人:黃常委,聽了您剛才的介紹,我們對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和全國紀檢監察系統自身建設的情況有了一個比較系統、全面的了解。那么下一步,還有哪些打算呢,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好嗎?
黃曉薇:好的,我簡要地說幾句。現在全國有50多萬專職紀檢監察干部,要打造一支過硬隊伍,非朝夕而就,需要久久為功。我們要堅持把“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的理念貫徹到紀檢監察機關自身建設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既要體現在制度設計、工作程序和紀律要求等方面,也要落實到廣大紀檢監察干部的自覺行動上,要以鐵的紀律強化剛性約束、以外在監督促進內在反省,確保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始終成為黨和人民可以信賴的隊伍。前不久,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對紀檢監察干部監督管理提出了“五個嚴”的要求:一是教育要嚴。通過教育,引導廣大紀檢監察干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提升思想境界,補好精神上的“鈣”,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二是管理要嚴。認真落實并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充分發揮組織部、機關黨委、干部監督室等職能部門的作用,用規矩約束干部的行為,堅持抓早抓小,對干部身上的缺點和不足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三是查處要嚴。對紀檢監察干部出現的腐敗問題,絕不藏著掖著、諱疾忌醫,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把“害群之馬”清除出去。四是問責要嚴。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要求,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健全有錯必究、有責必問的責任倒查機制,對領導不力、不抓不管而導致屢屢出現問題的單位嚴肅追究責任。五是自律要嚴。督促每一個干部強化自律意識,自覺守住廉潔從政的底線,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嚴三實”的要求,建設一支人民滿意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最后,我借此機會,感謝廣大網友和社會各界對紀檢監察干部的關注關心,這既是對我們的監督,也是鞭策。請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們的工作。
主持人:黃常委,正如您剛才所說的,紀檢監察機關不是天然的“保險箱”“避風港”,紀檢監察干部也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他們長期處于反腐敗斗爭的第一線,也會面臨各種誘惑,稍有放松就有可能導致權力濫用,損害隊伍的形象。因此,我們需要用鐵的紀律打造過硬紀檢干部隊伍,因為監督者更需要接受監督!
好的,非常感謝黃常委今天做客我們的演播室,也謝謝網友們關注我們本期訪談,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