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川:立足“三轉”抓主業履主責樹形象

發布時間:2014-10-15 09:43:34   來源:大理州紀委

2014以來,劍川縣紀委監察局按照“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要求,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突出工作主業,厘清職能職責,堅守責任擔當,切實做好監督執紀問責各項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轉職能,一心一意抓主業

強化抓主業理念,將人員力量向辦案傾斜、工作精力向監督集中、作風建設向“四風”亮劍。

一是突出辦案主業。縣紀委監察局牢固樹立查辦案件的主業意識,把查辦案件作為紀檢監察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確案件查辦工作由縣紀委書記負總責,分管副書記為主要負責人,案件查辦相關室為具體負責人;充實人員配備,把年富力強、能力突出的年輕干部選配到案件檢查崗位;強化鄉鎮紀委辦案職責,把“敢不敢辦案、善不善辦案”作為衡量鄉鎮紀委書記工作業績的重要標準,形成了良好的辦案工作格局。2014年1至9月立案21件31人,同比增長5%和55%。

二是厘清職能職責。認真梳理全縣議事協調機構明細,按照“職權法定”原則,把不屬于紀檢監察機關職責范圍的工作堅決交還給主責部門,將縣紀委、監察局牽頭或參加的44個議事協調精減為15個,對縣直部門紀檢組長和鄉鎮紀委書記的分工進行清理調整,切實改變紀檢監察機關大包大攬、樣樣主抓的狀況,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

三是堅決糾正“四風”。堅持常態化明察暗訪,一月一檢查、一季一小結;突出春節、清明、“五一”等重要時間節點,加大明察暗訪力度。先后對違反作風建設、廉潔自律等相關規定的28個單位、3個村和13人進行了通報批評,點名道姓通報了5起典型案件,全縣機關和干部作風明顯好轉,紀律不嚴、鋪張浪費、公款吃喝、公款送節禮等問題得到有效遏制。

轉方式,聚精會神履主責

堅持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強化監督執紀,更加科學有效地履行紀檢監察職能、擔當責任。

一是實施權力監督制約新方式。制定《劍川縣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的實施意見》、《2014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主要任務分解》及《2014年懲防體系建設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內容及標準》,層層簽訂責任書,抓準抓實“兩個責任”。堅持抓早抓小,建立“兩個述廉”、“三個談話”制度。今年以來,有6名領導干部在紀委全會上作了專題述廉,305領導干部作了書面述廉;縣紀委書記先后對4個鄉鎮的38名黨員干部進行廉政提醒談話,對25名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相關人員進行了廉政約談。

二是實行執紀監督問責新方法。認真履行“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職責,把履行監督職能的切入點從配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業務檢查,轉變到對職能部門履行職責的監督檢查上來,把“辦事權”和“監督權”嚴格分開,做到到位而不越位、牽頭而不包辦、督促而不取代。今年以來,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鄉鎮扶貧項目、保障性住房、“吃空餉”等問題開展了4次專項督查,對不符合規定享受廉租房和租賃補貼的70戶進行清退,對13名存在“吃空餉”現象的機關干部進行了清理,對7起涉及食品安全、環境保護、征地拆遷、惠民政策落實等問題的案件進行了責任追究。

三是創新聯系服務基層新渠道。結合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組織開展以“訪民情、解民憂、疏民怨、促民生”為主題的劍川縣紀檢監察系統聯系服務基層活動,縣紀委監察局領導班子成員每人確定1個鄉鎮作為聯系點,鄉鎮紀委每人確定1個村作為聯系點,把被動坐等、單純依靠信訪舉報轉變為主動出擊,每月深入聯系點1至2天聽取意見建議,了解社情民意、群眾訴求,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不斷提升紀檢監察干部服務群眾、保障和促進發展的能力,得到了基層干部和群眾的熱烈回應。活動開展以來,開展調研指導服務59人次,征求和聽取到各類意見建議196條;共受理群眾訴求552件,辦結550件。

四是開創反腐倡廉宣教新格局。創新教育方式方法,在深入開展理想信念、黨性黨風黨紀、廉政法規和從政道德教育的基礎上,加強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崗位廉政教育、自我養成教育、提醒談心和關愛教育等,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大力推進廉政文化建設,把廉政文化與本地紅色文化相結合,建成一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張伯簡烈士革命隊伍史實陳列室;把廉政文化與公共事業建設相結合,建設廉政書屋、廉政墻;打造了1個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點的廉政文化展示區;把廉政文化與開展文化活動相結合,開展了3次廉政書畫創作筆會和3次廉政征文活動,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開展文娛活動和電影放映活動,加深廉政文化的滲透力。不斷建立和拓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平臺,強化反腐倡廉網絡宣傳,辦好紀檢監察網劍川子站、劍川網廉政專欄(專題),建成“廉語清風”短信平臺。    

轉作風,嚴于律己樹形象

強化監督者更要接受監督的意識,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教育、嚴格監督,防止“燈下黑”。

一是健全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對紀檢監察干部的紀律約束,嚴明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財經紀律、保密紀律和生活紀律等各項紀律;制定“學習制度”、“工作制度”、“聯系群眾制度”、“隨機調研制度”、“勤政廉政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和黨員干部“八個嚴禁”要求;強調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紀檢監察干部自己必須首先做到,以鐵的紀律保證紀檢監察干部隊伍的純潔性。

二是深化干部作風專項整治。緊扣為民務實清廉要求,制定《關于開展干部作風專項整治的實施意見》,重點整治干部推諉扯皮、擅離職守、公車私用、散布謠言、鋪張浪費、賭博、酗酒、吸煙等問題;常態化明察暗訪,點名道姓公開曝光違反作風建設規定的行為,形成28項長效機制。

三是強化干部履職能力建設。將紀檢監察業務知識融入縣紀委每周一次的集中學習,廣泛開展紀檢監察業務知識下鄉活動,先后選派14名干部參加中央、省、州紀檢部門組織的培訓,1名干部參加省委組織部組織的培訓,不斷提升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執紀問責的能力和水平。      (李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