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查處2000余村官

發布時間:2015-06-01 17:29:25   來源:云南省紀委

“寧洱縣普義鄉端金村黨支部原書記彭發林、村委會原主任羅云華、村委會原副主任何萬元,挪用征地補償款共計80萬元,分別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富源縣墨紅鎮田沖村黨總支原副書記李衛,侵占農民生產補助賠償金8.34萬余元,受到開除黨籍處分……”5月27日,云南省寧洱縣、富源縣等多地紀委的官方網站通報了一批農村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件。不少網民在通報的信息下留言,為嚴查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拍手叫好。

去年以來,云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重拳“打虎”的同時,還重點查處扶貧、低保、新農合、征地拆遷、村級工程建設等涉農領域腐敗問題。截至目前,全省共查處村官違紀違法案件2128件2358人,占立案總數的37.69%。其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違紀違法案件621件552人。

這是該省通過充實一線辦案力量、暢通群眾舉報渠道、創新基層監督機制等一系列工作舉措,取得的成效。

加大辦案力度,首先要練好隊伍。云南省目前已對各縣(市、區)及鄉鎮紀委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進行了兩輪清理,旨在將主要精力聚焦到監督執紀問責上來, 充實和加強一線辦案力量。經過清理,縣(市、區)紀委共計退出13670個議事協調機構,減幅達88%。鄉鎮紀委議事協調機構清理目前正在進行,其中,龍陵縣召開鄉鎮紀委書記“三轉”工作座談會,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鄉鎮和縣直單位紀委書記(紀檢組長)分管工作的通知》,重新調整了紀委書記分工。目前,該縣10個鄉鎮紀委書記已全部退出紀檢監察業務工作以外的一切社會經濟性事務。

為暢通獲取線索主渠道,云南省去年探索建立省、市、縣、鄉、村 “五級聯動”監督平臺。依托鄉鎮(街道)、村(社區)為民服務站建立群眾舉報工作站(點);依托互聯網,在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設立群眾舉報中心,從而構建起集群眾舉報受理、辦理、監督、反饋為一體的“五級聯動”監督平臺。今年第一季度,“五級聯動”監督平臺共受理群眾信訪舉報6973件次,立案查處892件。

“嵩陽街道寺腳社區黨總支書記楊友旺財務收支不公開,用集體資金為村小組干部購買手機和西服。”這是嵩明縣嵩陽街道寺腳社區群眾舉報工作站(點)通過“五級聯動”監督平臺向嵩陽街道紀工委群眾舉報中心呈報的線索。經嵩陽街道紀工委調查,舉報屬實,楊友旺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被免職。

從該省去年查處的案件中發現,“村官貪腐”多發生在民生項目實施中。對此,各地創新監督機制,筑牢“防火墻”。騰沖縣紀委將全縣18個鄉鎮分成4個案件聯查片區,每個片區分別由縣紀委副書記負責組織協調信訪舉報和案件查辦工作,緊盯“村官大貪”和“吃拿卡要”等作風方面問題;新平縣今年制定了《黨風廉政建設巡察制度(試行)》,縣委抽調人員組成6個巡察組,對12個鄉鎮(單位)涉及的重點項目和重點人,分別開展常規巡察和專項巡察,主動下訪找問題、尋線索;劍川縣配齊配強鄉鎮紀檢監察干部,全縣8個鄉鎮紀委配齊紀委書記8名、紀委副書記5名、紀檢專干8名。與此同時,全縣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成員分別增加至93名、186名,實現村務監督全覆蓋。(記者 楊大慶 黃波 通訊員 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