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洱市寧洱縣紀檢監察系統為適應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形勢,創新監督方式,采取動態監督,實施常態問責,通過“三創”,實現了“三增”。
創新監督方式 。創新監督組織。為加強動態執紀監督工作,寧洱縣紀委監察局設立動態執紀監督工作組,分干部紀律作風執紀監督小組、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執紀監督小組、民生工作執紀監督小組三個組,
創新監督理念。做到六個結合,即堅持監督主體責任與履行監督職責相結合,保障中心任務與服務民生相結合,定期聯動明察與適時進行暗訪相結合,強化問責運用與提升執行效能相結合,敢于監督別人與自覺接受監督相結合,注重完善制度與著力執行相結合。嚴格追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者的紀律責任,保持堅決正風肅紀的韌勁;強化各級領導干部執行力和工作效能監察,嚴格問責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的干部;嚴肅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保障和服務黨委、政府的惠民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問責機制創新。采取督辦、約談、訓誡、函詢、質詢、通報等多種責任追究措施抓早抓小抓苗頭。健全問責工作明細流程,規范問責程序,抓住不落實的突出問題,問責不落實責任的干部。
監督制度創新。根據《縣委干部紀律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精神,制定實施《寧洱縣紀檢監察系統動態監督工作制度》,并逐步完善相關配套措施。通過完善《寧洱縣監督職能聯動工作機制》整合縣委、人大、政府、政協、組織人事、司法、審計、新聞輿論、人民群眾等監督資源,采取聯席會議、匯總反饋、通報曝光等互動方式,對督查建議、問題線索進行研判,作出處理決定,綜合運用監督問責結果,促進執行落實。
實現“三個增效”。通過監督制度、監督方式以及問責機制的創新,寧洱縣紀檢監察系統實現了在監督方式的務實管用方面提質增效,進一步落實“三轉”要求,聚焦主業;在問責運用具體規范方面提質增效,進一步推進“三化”,暢通政令;在執紀效果常態長效方面提質增效,進一步正風肅紀,服務民生等“三個增效”。
2014年,先后37次集中對縣屬各機關單位和各鄉(鎮)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建設落實情況、干部職工遵守工作紀律情況、窗口部門工作人員服務態度情況和公務用車管理使用情況等進行動態監督檢查,對教育專項資金使用和單位財務管理進行了檢查,對超標辦公室騰退進行檢查。發現并糾正違紀違規問題5個,發出監察建議書3份,對政務中心3名上班時間觀看與工作無關視頻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問責;發出整改通知書23份,責令23家單位部門進行整改;對不履行請假手續、無故缺席黨校培訓的10名科級領導干部、無故缺席會議的4家單位和違規辦理女兒升學宴的2名黨員及領導干部進行了通報批評,對14 名違反相關規定的同志進行了誡勉談話,對1名違規使用公車的領導干部給予了黨紀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