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怒江州圓滿完成“吃空餉”集中治理工作的自查自糾、檢查核查、集中清理和鞏固成果四個階段工作,不同情況、不同類別的“吃空餉”人員受到及時清理。
怒江州高度重視“吃空餉”清理工作,2013年專門制定了《2013年糾風工作主要任務分解方案》,并于同年10月至12月對全州機關事業單位財政供養人員情況開展排查摸底和清理。通過清理,全州離開工作崗位但仍然領取全額工資的實職改任非領導職務的各級別人員已全部返回單位上班;一些長期病休卻未辦理病休手續仍領取全額工資的人員,已按規定辦理病退手續,領取病退工資;以各種形式不在崗位或離退休已死亡人員,仍由家屬領取工資的人員,也進行了全面清理。
今年年初,在上一次清理的基礎上,怒江州又集中清理整治了887個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不同情況、不同類別的“吃空餉”人員受到及時清理。清理整治中,未發現隱瞞事實、虛報人員編制或者實有人數套取財政資金的行為。
為把集中清理工作開展得徹底有效,確保上報情況和數據真實有效,怒江州成立6個督查組,分別對全州四縣、州直黨群口和政府口的機關事業單位進行專項督查核查。各級紀檢、組織、人社、編辦、財政、審計等部門強化工作力度,重點檢查上報“吃空餉”為零,數量較少的和有舉報反映的單位,防止查得不實和“假查”,瞞報等現象。并對外公布舉報電話和舉報郵箱,接受群眾監督舉報。
下一步,針對清理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以及人事、編制、財政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環節,怒江州將堅持邊清理、邊規范、邊完善,加強和規范人員借調、病事假、脫產學習管理,加強人事管理流程、編制計劃、日常考勤、考核等管理制度,加強人員編制動態管理和日常監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防治“吃空餉”工作長效機制,杜絕出現新的“吃空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