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來,隴川縣紀檢監察機關認真履行紀委監督責任,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抓好懲防體系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龍頭,突出監督執紀問責這一主業,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抓紀律、抓作風、抓懲處,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各項工作,為隴川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紀律保證。
抓教育,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以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教育活動為契機,以堅決糾正“四風”為突破口,圍繞每個專題學習要做到“七個一”的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主要領導上了一堂黨課,組織開展了一次理論輔導,組織收看《楊善洲》、《永遠的焦裕祿》、《老縣長高德榮》等先進典型紀錄片及到州、縣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加強黨員干部黨性黨風黨紀、廉政法規和從政道德教育。強化輿論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導向。及時對隴川紀檢監察網更新管理,在隴川新聞網開設了“黨風廉政專欄”、縣廣播電臺設立了“曝光臺”。2015年,在省、州媒體、網站刊登稿件86篇。加強反腐倡廉網絡輿情收集、研判和處置工作。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弘揚崇廉尚潔風尚。建成了1個省級、4個州級、16個縣級廉政文化示范點,實現了廉政文化進機關、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企業“六進”全覆蓋。營造反腐倡正能量,構筑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抓監督,推進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實。全面推行《隴川縣重大決策部署跟蹤監督實施辦法(試行)》,創新實行以時間表為核心,以進度、質量、廉政為關鍵,實行任務驅動、責任到人、過程介入的“路線圖”監督模式,采取明察暗訪、重點抽查、專項檢查等方式對重點項目、重大決策的監督,瑞隴高速路、工業園區等重點項目快速推進,1—4月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3.2%。
抓制度,強化權力的監督與制約。制定了《中共隴川縣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實施意見》、《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辦法》、《廉政談話制度》、《黨政主要負責人述廉辦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規范權力運行。全縣93個單位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560個,排查個人崗位5075個,評定廉政風險點7032個,制定廉政風險防控措施13507條。全縣197名單位主要負責人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會上進行了現場述廉、583名科級領導干部進行了書面述廉;33個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在縣紀委全會上進行了述廉,讓全縣黨政“一把手”接受了一次廉政洗禮。建立縣委書記重大事項決策責任檔案2份、縣長重大事項決策責任檔案2份。
抓改革,聚焦監督執紀問責主業。按照“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和中央、省、州紀委要求,緊緊圍繞黨章賦予紀委的職責,積極探索縣級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參照州紀委內設機構改革方案,在不增加機構編制的前提下,擬定了內設機構改革方案并上報州紀委。認真落實下級紀委向上級紀委報告工作,定期述職、約談匯報等工作制度。全縣紀檢監察機關議事協調機構由83個精簡到15個,切實把工作重心聚焦到監督執紀問責主業上來。牢固樹立“執紀者更要帶頭遵守紀律,監督者更要自覺接受監督”的理念,制定出臺《隴川縣紀檢監察機關內部管理制度》、《隴川縣紀委干部職工外出請示報告制度》,強化守紀律和講規矩意識,用制度管人管事,嚴防“燈下黑”。
抓作風,營造干事創業的發展環境。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糾正“四風”為主線,認真落實《德宏州治理庸懶散慢六條規定》、《德宏州治理行政不作為五項紀律》等系列制度規定,結合實際,制定《隴川縣機關作風行為“五要十不準”》,建立機關作風明察暗訪工作制度,組成6個明察暗訪小組,實行不打招呼、隨機突擊,不間斷對機關干部作風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對存在“庸懶、不作為、機關病、節日病”等問題的干部形成有力震懾。今年開展明察暗訪5次,發現并整改問題33個,約談31人次,通報49人次,問責10人。同時,利用3個月的時間,圍繞干部職工執行廉潔自律規定和機關干部作風情況,對縣國土資源局、縣住建局、縣林業局、縣水利局4個單位開展專項檢查。
抓懲處,凈化良好的政治生態。認真落實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線索處置和案件查辦在向同級黨委報告的同時向上級紀委報告的工作要求,不斷完善反腐敗領導小組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執紀執法機關的協調配合,充分發揮各自在查辦違紀違法案件中的職能作用,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形成辦案合力。拓寬案源渠道,通過“五級聯動”訴求平臺、審計監督、明察暗訪、網絡舉報、電話舉報等多種方式獲取案源線索。建立鄉鎮紀委片區協作辦案制度,強化鄉鎮紀委辦案職能。明確辦案重點,重點查處十八大后還不收斂不收手的、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的、群眾反映強烈的、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黨員干部,形成有力震懾,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2015年1—5月,接受檢舉控告類信訪舉報件13件,同比下降38%;初核21件,同比上升17%;立案19件19人,同比上升58%;結案6件6人,同比上升50%,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