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強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發布時間:2015-07-21 09:07:45   來源:昭通市紀委

2015年上半年,昭通市各級各部門抓牢“兩個責任”,強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紀律和作風保障。

細化責任體系。各級各部門切實將黨風廉政建設納入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分解落實反腐倡廉任務;首次分縣區和部門制定責任制檢查考核內容及評分標準,檢查考核更加科學規范;擬制定《昭通市黨委(黨組)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清單》和《昭通市紀委(紀檢組)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清單》,細化“兩個責任”具體內容;適時開展責任制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嚴肅責任追究,11名違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黨員干部受到黨政紀處分,5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不力的領導干部被問責,主體責任強勁落實。

持續查糾“四風”。在元旦、春節、“五一”、端午期間下發通知,發出持續糾正“四風”強烈信號,堅持常態化明察暗訪,狠剎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送禮、參與賭博、大操大辦、違規使用公車、機關作風等節日病,快查快辦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問題11個、處理20人,給予黨政紀處分14人,通報曝光4起典型案件;制定《昭通市深入開展“六個嚴禁”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著力整治領導干部違規插手干預工程建設、違規插手土地征用、違規插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違規使用扶貧救災和社保資金、收送“紅包”及違反黨的組織人事紀律違紀違法等行為,黨風政風持續好轉。

嚴格紀律審查。受理信訪舉報1036件(次),處置問題線索316件,立案175件,查處151人,移送司法機關6人;及時有效辦理省委第九巡視組移交案件線索46件;嚴肅查處了鎮雄縣果珠鄉云嶺村“兩委”8名工作人員塌方式腐敗、巧家縣馬樹鎮老箐村7名村干部6年內截留貪污低保款等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蒼蠅”式腐敗問題,通報了11起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件,懲治腐敗從嚴堅決。

強化監督檢查。“五級聯動”受理群眾訴求12388件,解決群眾合理訴求12348件;“政風行風熱線”上線21期,接受群眾咨詢和投訴145個,回復辦結139件;發出魯甸6.5級地震恢復重建監察建議5份,通報批評落實包保責任不到位干部12名,約談6家未按有關要求深入包保村開展工作單位主要領導,辦理群眾涉災投訴舉報26件;施行政問責單位10個、132人,監督制衡力明顯增強。

加強紀律教育。積極將威信“扎西會議會址”打造為全省第二個省級廉政教育基地,依托基地培訓干部9000余人次;結合“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實踐活動,講授廉政黨課1600余場次;創建掛牌21家市級廉政文化示范點,在各級學校設立廉政文化宣傳欄、廉政公益廣告牌800余塊;訂閱《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10000余冊,編印廉政漫畫集、《昭通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資料選編》各2000余冊,分發給各單位各部門學習,拒腐防變能力有效提升。

構建懲防體系。擬制定《昭通市黨政主要領導“四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態”制度實施辦法》,促進權力規范、透明運行;擬出臺《加強對領導干部8小時之外的監督實施辦法》,強化領導干部工作之外的監督;全面開展廉政風險防控,梳理權力數1452個,評定風險等級數1477個,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701個,制定內部機構防控措施3142條、個人崗位防控措施14086條;組織10名縣區和市直部門黨政“一把手”向市紀委三屆六次全會述廉,接受現場提問和民主測評,對56名新任市管干部進行任前廉政談話;威信“村級全透明公開”試點、紀委監督同級黨委工作穩步推進,權力運行更加規范。

加快紀檢改革。11縣區清理退出紀委監察局牽頭和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1364個;出臺案件查處內部協作暫行辦法、信訪舉報件歸口管理暫行辦法、參加較大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工作程序、人員調配暫行規定,明確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負責指導聯系工作職責和調整分工,工作關系得到理順;市紀檢監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人員調配完成,縣區紀委監察局機關內設機構改革調整試點工作穩步推進,主業主責得到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