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沖縣紀委監察局在推進“三轉”工作中,聚焦主業主責,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為正風肅紀持續發力。
深入開展“六個嚴禁”專項整治
及時成立組織機構,明確整治內容和責任部門,層層落實整治任務,形成牽頭領導負總責,主責部門直接抓,責任單位協助抓,安排專門力量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發現違規插手土地征用1起,違反黨的組織人事紀律的行為1起,并對相關單位和人員進行了處理。縣委書記對縣委、人大、政府、政協班子成員,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縣委及縣級國家機關各部委辦局、各人民團體黨政主要領導分三批集中開展了忠誠干凈擔當專題廉政談話,紀委書記約談了各鄉鎮各部門黨政主要領導,專門對嚴禁領導干部收受“紅包”問題作了要求。全縣46名縣處級領導干部、1318名鄉科級領導干部、651名縣直部門二級單位、股室負責人和696名鄉鎮站所、村(社區)負責人共2711名領導干部填寫了《保山市嚴禁領導干部收送“紅包”個人承諾書》,向組織作出不發、送和接受“紅包”個人承諾,并在單位門戶網站、公開欄進行了公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同時,加大力度切實整治為官不為、不會擔當、不敢擔當,干部作風不實、部分干部玩風濃、遵章守紀不嚴,干部服務意識不強、事難辦、效率低及部分窗口部門服務行業服務不主動、不到位、不耐煩,部分村(社區)落實惠民政策不公開、不公平、不解釋等方面的問題。
加強對縣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監督檢查
印發了《騰沖縣重大決策部署貫徹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騰辦發〔2015〕14號),制定了《騰沖縣紀委監察局開展重大決策部署貫徹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工作方案》(騰紀發〔2015〕7號),設置了督查辦,從組織部、發改局抽調專業人員配強了督查辦力量,成立了6個監督檢查組,對執行黨的政治紀律、組織人事紀律、重點產業培植、重大項目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等重點工作開展監督檢查。規范督查程序,明確督查內容和計劃,使督查工作有序進行;實行督查交辦制度,對督查中發現應及時整改的問題,限期督促整改落實;制發了《騰沖縣領導干部督查通報制度》,定期不定期在全縣范圍內進行通報。今年以來開展監督檢查3次,提出意見建議166條,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監督檢查,有效預防和減少了腐敗現象的發生,有力推動了各項工作健康順利開展,確保了政令暢通。
維護廣大群眾的利益不受侵害
加強對涉農資金的監督管理。聯合財政、審計和有關涉農部門深入全縣18個鄉鎮和各項目點,對2013、2014年度省財政預算安排用于農業、農村、農民的各項資金進行了專項檢查。全縣2013至2014年縣鄉級財政共安排投入涉農資金14.40億元,檢查中發現項目資金整合力度不夠、項目后期管護不到位、地方配套工作經費保障壓力大、部分資金落實進度慢共4方面的問題。2015年截止6月底,民生資金監管平臺共發布信息67條,納入平臺監管下達資金11436.79萬元,撥付資金11182.18萬元,發放資金9316.73萬元。進一步鞏固和規范農村“三資”管理和組財鄉(鎮)代管工作,截止2015年6月,實現代管村民小組(含自然村、聯隊、管委會、黨支部)2924個,代管資金1.15億元。
進一步提升信訪舉報工作的整體水平
建設了紀檢監察信訪舉報信息內網系統,健全“五級聯動”群眾訴求機制,今年以來,監督平臺統計上報群眾訴求1417件,其中:已辦結1411件,正在辦理中6件,無超時未辦件,推進了訴求辦理制度化、規范化建設。
圍繞企業軟環境保障開展效能監察
定期不定期的深入企業了解政府部門及工作人員進入企業公務活動時有無“四亂”行為及吃拿卡要問題。開展工程備案制廉政審查106項次。對25個擬評先評優和申報文明單位、202名擬申報先進個人、52名擬任用干部、98名代表資格和15名出國境干部進行了廉政審查。
明確問責重點,加大問責力度
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狠剎歪風邪氣,把不作為、亂作為等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的行為作為問責的重點。截至6月,全縣共實施問責3起16人,鄉科級領導干部被問責1起1人,其他干部2起15人。在問責事項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給予責令作出書面檢查的問責14人;“監管不力、處置不當”給予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責令作出書面檢查的問責2人。
(王爽 高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