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縣紀檢監察機關把對古城傳統風貌保護與恢復的監督檢查,作為推進全縣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抓手和支撐點,加強統籌協調,整合監督檢查力量,強化紀律作風,嚴格執紀監督問責,確保古城傳統風貌保護與恢復順利實施,為全縣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紀律保障。
加強統籌協調,形成督查工作合力
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的統籌協調作用,積極調動各方監督力量,形成合力,對古城傳統風貌保護與恢復進行全方位監督檢查,有力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內部職能作用。信訪、紀檢監察、黨風政風監督等內設科室充分發揮信訪受理、調查處理、綜合協調等職能作用,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切實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強化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巡查力度。按照《建水縣紀委監察局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巡查辦法(試行)》,把古城傳統風貌保護與恢復的十大片區、十大宅院和古城歷史街巷納入巡查重點,確定巡查對象、制定巡查方案,針對一個人、一件事、一個項目、一筆專項經費進行巡查,發現問題,督促整改。整合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督檢查力量。協調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組織人事、檢察、公安、信訪、審計等相關職能部門,采取現場調研督查、接訪下訪、經濟責任審計等方式加大對項目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今年以來,由縣紀委監察局牽頭,推動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等10余個部門組成各類督查組,對古城傳統風貌保護與恢復開展各類監督檢查2次,發現古保委組織機構運行不暢、資金籌措困難、執法監管不到位、群眾參與度不高等問題,提出工作要求及建議5條。
圍繞重點開展督查,優化干事創業環境
將縣委政府確定的“十大院落”、武廟(指林寺)片區、臨安府衙片區、朱家花園片區、龍井農貿市場、北城門、“文獻名邦”坊、迎暉路建設作為監督檢查重點,以政治紀律、財經紀律、工作紀律為著眼點,加大對古城傳統風貌保護與恢復中存在的15種行為的問責和查處力度,著力督促有關部門治理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為古城傳統風貌保護與恢復營造良好的干事創業環境。抓住重點開展跟蹤問效。以行政效能監察為抓手,經常性組織開展對古城傳統風貌保護與恢復的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精神狀態、工作紀律、服務態度、辦事效率等情況的明察暗訪,圍繞重點項目和重要工作進行跟蹤問效。工作推進實行月報告制和竣工報告制。每月督促各責任單位將上月的項目拆遷征收情況、資金到位情況和項目建設進展情況于25日前書面報送縣委政府督查室。同時,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貫徹落實縣委政府決策部署工作不力、行動遲緩、弄虛作假、工作失職,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導致重大責任事故或損害群眾利益的,按照有關規定及時進行問責調查。對掛鉤聯系部門實行末尾淘汰制。督促古城管委會制定古城傳統風貌保護與恢復工作獎懲制度,并對掛鉤聯系部門進行考評,對評分為最后位次的部門主要領導進行調整,對工作業績突出的工作組進行獎勵。著力優化干事創業環境。縣紀委監察局把優化干事創業環境作為推動古城傳統風貌保護與恢復重要抓手,通過設置“古城傳統風貌保護與恢復監督舉報箱”,召開會議聽取意見,組織走訪座談等方式,多方聽取建設單位、責任掛鉤單位、被征收人、群眾代表等意見,認真解決各級各部門反映的問題,及時處理破壞古城傳統風貌保護與恢復環境的人和事,為項目的順利推進保駕護航。
嚴查違紀違規案件,確保項目有序推進
在古城傳統風貌保護與恢復中,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案件查辦職能,通過嚴肅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維護黨的紀律,實施有效監督,推動縣委政府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同時加強對項目實施和資金流向的全程監督,保證管好用好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對在項目實施和資金分配使用過程中利用職權謀私、收受賄賂或貪污、挪用、擠占、私分資金的行為,對在項目投資中弄虛作假、違規審批和鋪張浪費的行為,做到依紀依法嚴厲懲處,絕不手軟。嚴肅查處了建水縣工人俱樂部原主任鐘某拆遷過程中貪污、受賄、冒領拆遷補償款的案件,警示教育了廣大黨員干部,為建水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