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區:抓早抓小抓實作風建設 問題逐個解決

發布時間:2015-08-03 14:51:27   來源:普洱市紀委

思茅區紀委監察局把抓作風建設作為一個永恒的課題,牢固樹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理念,持之以恒貫徹八項規定精神,突出重點難點,抓準事件節點,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抓,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

作風建設抓早,靠抓班子隊伍建設團結為前提。首先通過找班子隊伍自身的問題,互相誠懇的提建議,相互拉袖子,才能形成班子的凝聚力;思茅區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嚴肅召開民主生活會,領導干部班子查擺“四風”問題清單728個,整改落實完成率99.3%,班子成員“四風”問題清單2656個、整改落實完成率99.5%,抓“四風”問題的整改落實,促進了作風建設,團結了班子隊伍。今年結合開展“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活動,普洱市委常委、區委書記毛保祥同志對全區副科以上領導干部上專題教育黨課2次,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2次,實名通報我區9起違紀違法典型案件,以身邊案例剖析及警示教育干部,充分打好預防針;今年,對全區新提拔的38名領導干部進行廉政考試,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強化規矩意識,嚴禁領導干部中午不飲酒、下午不酗酒和不參加娛樂場所、私人會所等規定;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嚴格執行領導干部請銷假制度的通知》,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和制約,制定了思茅區黨政主要領導“五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態”工作制度、區限額以下政府和集體資金投資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辦法,完善50萬元以下工程招標程序;加強對一些苗頭性問題及時采取約談、函詢等方式向單位和個人提醒,防范于未然,對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

作風建設抓小,靠抓細來完成。思茅區從抓細節開始,在元旦、春節、清明、五一、中秋、國慶等重要節點進行督查,不放過每一個節點、每一輛公車私用、每家公款送禮商店、公款消費餐館、農家樂和娛樂場所等,去年,深入開展明查暗訪225人(次);今年,深入開展明察暗訪105人(次),對上班遲到、在位不在崗、開會遲到早退等問題進行問責14名,并約談單位主要負責人13人;加強對會議紀律的約束,通知會議必須實名上報,嚴格落實會議簽到,會議期間嚴禁玩手機,要求把手機關閉或調成震動、靜音狀態。從抓小事入口,抓細處著手,抓作風靠的就是抓一點一滴小事小節起底,細節決定成敗,只有持之以恒抓小抓緊,才能取得作風持續好轉,贏得民心。

作風建設抓準,靠制度建設為基線。制定了區委關于改進作風的有關規定和區委工作規則、區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實施辦法、區領導干部廉政提醒談話制度、區關于規范領導干部辦理婚喪喜慶事宜的暫行規定、區行政效能問責辦法等一系列制度,規范權力運行,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錢,進一步扎緊“籠子”。集中開展對“三重一大”、主要領導“五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態”制和清理辦公用房及公務用車使用情況等專項督查活動,全區共騰退超標使用面積2488平方米,規范粘貼公務用車標識305張;積極推行機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保證權力正確行使。落實履行“兩個責任”,與76家單位和部門簽訂黨風廉政目標責任狀,每年抽查6-10名單位主要負責人在紀委全會上進行述廉,強化對“一把手”的監督。抓準創新教育。采取多種方式學習培訓,集中輪訓正科以上領導干部分批到浙江大學為期10天的學習,加強領導干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堅定理想信念。利用2年的時間,深入開展了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和廉政風險防控排查“回頭看”活動,共排查出707個風險點,其中評定為高風險305個,中風險247 個、低風險155個,針對不同等級的風險點進行提醒警示警告;共修改完善制度265個,新建工作制度350個;強化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的工作力度,規范權力運行;認真開展“六個嚴禁”專項整治工作,對全區副科以上領導干部簽訂了不發送和接受“紅包”的承諾書。 (龍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