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芒市西部的軒崗鄉,是一個山壩結合、多民族聚居的鄉鎮,轄6個村(居)委會、 65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2.3萬人。“群眾利益無小事”、“信訪訴求是大事”。軒崗鄉紀委以暢通訴求渠道、解決群眾訴求為目標,找準重點用真心、下真招、求實效,一批關系群眾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落實。
搭建平臺,讓群眾反映有“門路”。為搭通“天線”、“地線”,暢通群眾訴求渠道,軒崗鄉把暢通群眾訴求渠道“五級聯動”工作機制延伸至村民小組,在鄉為民服務中心建立 “群眾投訴中心”1個,在6個村(居)委會建立了“群眾投訴站”,65個村(居)民小組全部建有“群眾投訴點”,每個投訴中心、站、點都設置了群眾投訴箱、張貼了群眾投訴電話,明確一名信訪聯絡員分別負責投訴中心、站、點的具體工作。形成了覆蓋鄉、村、組涵蓋現場投訴、網絡投訴、書信投訴、電話投訴的立體式“五級聯動”訴求網絡,為群眾開辟 “信訪綠色通道”,讓群眾上訪有路、告狀有門、有事能訴、有冤能伸。“我的家就住在頓勐村群眾投訴點旁邊,因為修路,種植的枸杞被損,到投訴點反映,第二天就拿到了1500元的補償款,不僅辦事效率高,而且非常方便,我很滿意”。家住頓勐村的村民馮二補樂呵呵的說道。
強化宣傳,讓群眾訴求知“門路”。為確保群眾百分百知曉“五級聯動”訴求渠道,軒崗鄉紀委采取集中培訓、入戶宣傳、發放宣傳單、張貼標語、廣播宣傳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經過近三年的努力,目前已基本實現家喻戶曉。2015年以來,全鄉共組織召開宣傳培訓會6次;利用廣播播放60余次;發放宣傳單500余份;張貼宣傳標語6條。現在,走在軒崗鄉各村各寨,隨處可以看到“有訴求,找五級聯動聯絡員,件件有回音;要辦事,找為民服務代辦員,事事能落實”這樣的宣傳標語,切實做到了宣傳無死角、工作全覆蓋。
主動下訪,讓群眾訴求“少走路”。公開接訪、下村接訪、跟蹤走訪是軒崗鄉紀委在開展“五級聯動”工作中制定出來的一項“三訪”工作制度。公開接訪:每逢街子天都要安排一名主要領導到鄉投訴中心坐診接訪,受理群眾訴求,對當場能解決的問題直接解答,不能直接辦理的及時提交班子會討論研究,制定解決方案,進行聯辦、批辦、交辦、督辦;下村接訪:投訴中心每月定期、不定期到各投訴站、點開展下訪、接訪和督訪,重點深入困難多、糾紛多、矛盾多、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傾聽群眾聲音、收集信息、化解民憂;跟蹤回訪:對每個信訪案件無論大小都堅持跟蹤回訪,將處理結果及時回復當事人,當面聽取當事人對信訪案件的辦理意見,掌握信訪人的滿意程度及思想動態,對暫不能辦理或不符合政策法規要求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解釋,力爭得到當事人的理解和支持。今年6月,鄉紀委到芒棒村群眾投訴站進行下訪時,有群眾舉報稱,芒棒村委會芒項村民小組干部以不公開的方式將芒項古樹保護工程項目經費截留。接此舉報,鄉紀委立即展開調查,結果發現該項目款一直因為項目未驗收而未撥付下來,鄉紀委立即安排村委會領導及時組織召開村組干部會議,把情況說明清楚,并按要求組織相關人員及時驗收工程,兌付工程款。這種接地氣式的走訪和下訪,不僅更高效地解決問題,也及時化解矛盾,和諧了社會。
2015年上半年,鄉紀委通過接訪、下訪受理群眾訴求125件,已辦理125件。其中,鄉級訴求上半年接受群眾34件,已辦理34件;村級訴求上半年接受訴求91件,已辦理91件,辦結率100%。
上下聯動,讓群眾訴求有“門路”。2014年1月,芒廣村委會芒廣村民小組部分村民向鄉投訴中心反映:從芒廣魚塘到老潞梁路插口這一條近1公里的主路多年來一直比較陳舊,凹凸不平,特別是雨季天積水明顯,嚴重影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接到信訪后,鄉投訴中心及時與分管交通的領導匯報,立即組織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實地查看和測量,由于工程建設預算資金較大,情況復雜,難以就地解決,立即報告鄉黨政主要領導,經班子會研究決定,向上級民宗部門幫助協調解決,在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該條路已經告別泥濘,完工通車。該村群眾滿意的說,幾年一直未得到解決的事,今天終于有了著落,“五級聯動”真實是一條幫助普通老百姓辦實事、辦難事的好路子。遮相華僑社區居委會一帶近年來由于危房改造及外來搬遷戶不斷增多,居民較為集中,加上建房規劃滯后,致使污水排放問題凸顯。當地居民多次到鄉紀委反映污水排放問題,好多人家污水排放困難已經嚴重影響了當地環境,給群眾身心健康帶來危害。鑒于此事的特殊性,鄉紀委向市紀委報告,經市紀委協調多個部門,目前,遮相華僑社區排污管道建設項目已經穩步實施中,得到群眾一致好評。通過上下聯動,讓群眾反映的重大、疑難問題得到有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