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西盟縣紀委監察局聚焦主業促“三轉”,突出主責“種好田”,通過減負“瘦身”、站位“轉身”、健體“強身”,真正把監督責任扛在肩上。
減負“瘦身”,回歸主業。一是調整內設機構。積極主動向縣委政府匯報,爭取行政編制11個,使行政編制數達到了30名的要求。通過減少職能交叉、合理配置人員力量,把力量向查辦案件方面傾斜,紀檢監察室由1個增加到2個,執紀監督部門增加到7個,監督執紀的機構和人員分別達到78%和80%。二是精簡議事協調機構。將縣紀委監察局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由157個清理至15個,不再參與與紀檢監察工作無關的議事協調機構,把紀檢監察工作重心集中到抓紀律、抓作風、抓辦案上來,全力“輕裝”回歸“主戰線”。
站位“轉身”,重拳出擊。一是嚴明黨的紀律。堅持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挺在前面,把紀律作為領導干部的剛性約束。嚴肅查處“四風”問題,從細微處抓起,對干部上下班、缺勤脫崗、會議紀律進行查處,查處通報作風問題30起,涉及59人。二是強化監督檢查。加強對強農惠農資金的監管,發現一起查處一起,2014年來監督檢查資金達23166.8萬余元,查處涉農資金案件2起。三是突出專項整治。積極開展會員卡清退活動,全縣33名處級領導和79名紀檢監察系統干部做出了“零持有”報告。嚴肅整治“會所中的歪風”全縣1587名黨員領導干部全部做出了承諾。重新修定下發了《關于領導干部辦理婚喪喜慶事宜的暫行規定》,規范了干部職工辦理婚喪喜慶事宜。實行公務用車統一標識管理,全縣128輛公務用車張貼了標識,亮明了公車身份,對節假日期間未按規定封存、停放公務用車的2個單位進行了通報。認真開展嚴禁領導干部收送“紅包”專項整治工作,69個縣屬部門作出了嚴禁導干部收送“紅包”承諾,634名科級以上領導干部作出了個人承諾。四是嚴肅黨政問責。嚴肅查處黨政機關領導干部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以及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問責黨政領導干部10人。五是堅決肅貪懲。始終保持反腐高壓態勢“打虎拍蠅”,層層傳導辦案壓力,建立辦案固定談話點,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嚴格安全文明辦案。2014年來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來電53件,初核24件27,立案22件25人。通過查處違紀違法案件,挽回經濟損失46萬余元。
健體“強身”,正風提效。一是內強素質。采取“請進來、送出去、派下去”等方式,加強業務知識培訓,提升紀檢干部的履職盡責能力。2014年來,組織參加各類綜合業務培訓29次115人。認真組織開展談心和家訪活動,主動關心紀檢監察干部的思想、生活、工作情況,組織開展家訪活動30次。二是外樹形象。嚴格按照中央、省、市和縣委的要求,以開展“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為契機,以開展“人人有舞臺、個個能出彩”活動為抓手,以開展“干部作風轉變年”活動為主題,縣紀委監察局切實將教育活動開展到村組一線、田間地頭、群眾家中,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2014年來投入掛鉤扶貧資金和物資共計30萬余元,28名紀檢干部包保聯系502戶安居房建設,為掛鉤聯系點農村安居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起到了助推作用。三是強化監管。按照“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的要求,健全完善《西盟縣紀委監察局內部管理規定》,出臺了機關民主決策制度、公務接待制度等11項內部管理制度,做到管人、管財、管物、管事都有章可循,嚴防出現“燈下黑”問題,努力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反腐“鐵軍”。(羅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