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來,德宏州政協原主席楊躍國、孟必光等系列腐敗案件,對德宏政治生態造成了嚴重破壞。“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干事”、“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等消極懈怠思想,開始在黨員領導干部中滋生蔓延。對此,德宏州紀檢監察機關找準職能定位,嚴明紀律規矩,強化執紀監督,采取有力措施,集中整治庸懶散慢和行政不作為問題,取得明顯成效。
建章立制,規范管理
針對部分地方和單位一些公職人員以形勢嚴、風聲緊、風險大為由而產生的為官不為、工作懈怠、消極應付、廉而不勤等現象,州紀委、州監察局、州預防腐敗局在認真調查研究、學習法規制度、深入反復討論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德宏州治理行政不作為五項紀律》(以下簡稱“五項紀律”)和《德宏州治理庸懶散慢六條規定》(以下簡稱“六條規定”)。“五項紀律”明確規定:嚴格首問責任,不準推諉扯皮;嚴格限時辦結,不準拖延怠慢;嚴格服務承諾,不準失信違諾;嚴格分類督查,不準落實不力;嚴格逆向評價,不準低效無為。“六條規定”明確提出:嚴守工作制度,不準遲到早退;嚴守上班紀律,不準不務正業;嚴守公務形象,不準中午飲酒;嚴守禁賭規定,不準打牌賭博;嚴守禁毒法規,不準吸食毒品;嚴守廉潔從政,不準吃拿卡要。同時規定,違反“五項紀律”和“六條規定”的,一律給予問責處理;視情節輕重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涉嫌犯罪的,移動司法機關處理。根據兩個制度配套了實施細則。
強化措施,剛性執紀
為貫徹落實好“五項紀律”和“六條規定”,從2014年5月起,采取嚴厲措施,確保制度剛性執行。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兩個制度經州委常委會議專題研究通過,以州委、州政府名義發文實施。召開全州領導干部大會推進落實,州直和部分縣市實職副科以上領導干部1100余人參加了會議。二是全面宣傳發動。充分運用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短信等媒體進行宣傳。制作了“五項紀律”和“六條規定”上墻宣傳掛板,發放到全州科級以上單位。通過廉政短信教育直通車平臺,向全州領導干部和全體紀檢監察干部發送“五項紀律”和“六條規定”短信。結合“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以干部進村入戶、召開群眾會議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搞好政策解讀,做到人人皆知。三是強化責任落實。明確各級黨委、政府和各職能部門對“五項紀律”和“六條規定”的貫徹執行負主體責任,各級紀委負監督責任。將貫徹落實情況納入全州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干部選拔任用和單位(部門)、個人年度工作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隨后,又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德宏州紀委州監察局紀檢監察室工作總承包規定》、《德宏州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工作暫行辦法》,實行責任包干,將監督責任明確到州紀委領導班子成員、4個紀檢監察室和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
暢通渠道,全面監督
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向社會公開8種監督渠道和方式:一是公布州及縣市紀委信訪室(舉報投訴中心)地址和聯系電話,開通“12388”信訪舉報專線,受理群眾舉報。二是依托州縣鄉村組五級信訪舉報平臺,通過62個群眾投訴中心,432個群眾投訴站,2639個群眾投訴點,3144名信訪聯絡員全面接受群眾投訴。三是梳理德宏紀檢監察網“書記局長信箱”中反映有關行政不作為問題進行重點督辦。四是通過《德宏團結報》“民情直通車”、德宏人民廣播電臺“德宏熱線”、德宏電視臺“第二視角”、國際互聯網德宏新聞中心“百姓留言板”“四位一體”社會輿論監督平臺,建立“雙向互動”工作機制,公開征集國家公職人員不作為問題的投訴。五是明確州和各縣市紀委及內設機構負責人以上領導干部,至少每季度深入基層調查研究1次,了解基層群眾對干部工作狀態的反映。六是利用信訪聯席會議及時收集各單位掌握的行政不作為問題反映。七是通過全州37名行風評議員、特邀監察員對作風紀律規定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八是領導定期接訪。明確每月第一周的周一州紀委、州監察局班子成員輪流到信訪室接待群眾來訪。通過暢通監督渠道,確保制度落地生根。
嚴肅問責,形成震懾
為防止制度成為“紙老虎”、“稻草人”,德宏州紀檢監察機關高懸問責利劍,層層傳導壓力,使制度長期有效執行。一是強化監督檢查。成立明察暗訪組,由州紀委常委帶隊,會同組織、人事、法制、督查等部門,定期不定期對中央八項規定和德宏州“五項紀律”、“六條規定”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實施“五項紀律”和“六條規定”以來,州級和各縣市先后開展明察暗訪318次,查處違反規定干部239人,其中給予問責179人、給予黨政紀處分60人。二是嚴查違紀典型。突出上班遲到、早退,打牌賭錢、賭酒,上班不務正業、工作推進不力等問題,嚴肅查處了一批違紀典型。嚴肅查處了梁河縣勐養鎮部分國家公職人員違反“六條規定”打牌(拱豬)賭酒導致嚴重后果問題,按照“一案雙查”要求,對直接參與打牌賭酒的鎮人大主席龔加椢、鎮武裝部部長蚌永贏、鎮司法所所長肖杰先、副鎮長李治4人給予免職的問責處理,責令書面檢查并通報批評3人,調整工作崗位1人,延長公務員試用期1人;對雖未直接參與,但負有監管責任的鎮黨委書記劉啟純、鎮紀委書記亢宏仙給予書面檢查、通報批評、調整工作崗位的問責處理,給予鎮長龔幫仙、鎮黨委副書記劉源書面檢查、通報批評的問責處理;責令梁河縣、勐養鎮兩級黨委、政府分別向上一級黨委、政府作出書面檢查。州紀委、州委組織部分別對梁河縣紀委書記、縣委組織部長進行了誡勉談話。三是公開通報曝光。堅持一檢查、一通報,對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快查快辦快結,第一時間對相關責任人進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制度實施以來,以通報會形式通報3批12人,以文件形式通報3批91人,以互聯網形式通報22批136人,起到較好警示震懾效果,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多措并舉,助力發展
堅持懲處與保護并重,在從嚴執紀的同時,注重發揮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教育和引導干部主動作為、勇于擔當。一是在宣傳教育上,既堅持反面警示又注重正面引導。堅持 “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人”,對德宏州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進行改版升級,在剖析反面典型的同時,大力弘揚楊善洲、高德榮等勤政廉政先進典型。今年以來先后安排26904人次接受警示教育。二是在把握尺度上,既堅持從快從嚴又注重寬嚴相濟。堅持從維護地區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思考問題,按照省紀委“三個區分”的要求,采取嚴肅查處一批、組織調整一批、教育挽救一批的辦法,妥善處理楊躍國案件涉及其他干部問題。同時,旗幟鮮明地支持改革、鼓勵創新,為有作為敢擔當的干部撐腰鼓勁。今年以來,為黨員干部澄清失實舉報30件。三是在方式方法上,既突出“關鍵少數”又抓好“最大多數”。突出領導干部這個重點,緊盯黨政“一把手”,要求他們帶頭執行制度,作好表率,從嚴要求、從嚴監督,以“關鍵少數”引領全州黨員干部這個“最大多數”,不折不扣執行制度,最終實現用紀律管住大多數。
通過堅持不懈抓作風、抓紀律,全州 “四風”問題、庸懶散慢、行政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得到有效糾正,干部作風明顯好轉,正風肅紀和懲治腐敗的新常態基本形成,一批在全省有較大影響的重大項目相繼落戶德宏,瑞麗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穩步推進,為“沿邊特區、開放前沿、美麗德宏”建設提供了堅強的作風紀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