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反腐“零容忍” “打虎拍蠅”不松懈 ——怒江州紀檢監察機關強化案件查辦工作紀實

發布時間:2015-08-27 17:33:08   來源:怒江州紀委

“零容忍”懲治腐敗,讓干部不敢腐——作為怒江州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內容之一。

2014年,怒江州紀檢監察機關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堅持有案必查、有貪必肅,“老虎”、“蒼蠅”一起打,對腐敗分子發現一個,堅決查處一個。受理群眾信訪舉報255件,初核158件,同比增長107.9%;立案111件,同比增長258.1%;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10人,同比增長254.8%,挽回經濟損失228萬元……

一年來,怒江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省紀委和州委的堅強領導下,把“突出主業主責、聚焦中心任務”放在首位,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和既重拳“打虎”又快速“拍蠅”的理念,以“零容忍”態度嚴肅查辦腐敗案件,鍥而不舍、馳而不息地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有力地為全州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紀律保障。

落實責任,重拳反腐不松懈

“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對觸犯國家法律和黨的紀律者,要以鐵的手腕,以零容忍態度,一查到底、絕不姑息。”2014年,州委書記童志云在怒江州紀委七屆六次全會上強調。

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群眾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保持高壓態勢,不讓腐敗分子有立足之地。狠打“老虎”,對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決不手軟。全州紀檢監察部門以猛藥去疴、壯士斷腕的堅強決心,堅持反腐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嚴肅查處腐敗分子。

在省委、省紀委的領導下,怒江州委始終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領導和支持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了醫療衛生系統窩案等167件黨員領導干部貪污受賄、權力尋租、玩忽職守和農村基層黨員干部挪用侵吞低保資金、貪污侵占集體資金資產群眾身邊的腐敗案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76人,司法處理32人,有力震懾了腐敗分子,腐敗蔓延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2014年11月,在接受全州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采訪中,童志云再次強調,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主要領導是關鍵。主要領導責任上肩“親自抓”,抓則實,不抓則空,“親自”最有效,“抓”字最“管火”。

州委、州政府領導班子把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態度堅決、措施有力。州委常委會多次研究全州黨風廉政建設和查辦案件工作,出臺了《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的實施辦法》,劃定黨委“責任田”,厘清紀委“主業主責”……各級黨委(黨組)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意識明顯增強,積極支持紀檢監察機關鐵面執紀、重拳反腐。

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將強化案件查辦工作作為落實監督責任的有力抓手,重拳反腐不松懈,“打虎拍蠅”不停歇,全力清除阻礙發展的腐敗行為和不正之風。

加快“三轉”,鐵面執紀不打折

2014年,全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中心任務、突出主責主業、強化責任擔當,按照“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的目標和要求,及時整合內設機構,調整角色定位,充實辦案力量,迅速將紀檢監察的職能轉到監督執紀問責這個主業上來,改變之前“無所不在”、“包打天下”的狀態,實現“術業專攻”、“主業強化”,打好監督執紀問責“組合拳”,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明顯成效。

州委把紀檢體制改革作為立行立改的改革任務來抓,州委紀檢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和州紀委常委會準確定位、主動謀劃、深化“三轉”,穩步推進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完善雙重領導體制,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認真落實“兩個為主”,線索處置和案件查辦在向州委報告的同時向省紀委報告,會同縣委組織部調整9名縣紀委監察局領導班子成員。

提升能力,實現“主業強化”。圍繞主責“縮短戰線”。對近年來州縣紀檢監察機關參與的274個議事協調機構進行清理,退出223個,減幅為81%,最少的僅保留13個,把不該管的工作交還給主責部門。

改革調整,實現“術業專攻”。完成州紀委監察局機關內設機構調整試點,在保持內設機構、行政編制、領導職數總量不變的同時,深化職能轉變,調整后直接從事辦案工作的機構和人員均占總數的61%以上。

著力突破,抓住重點不松手

認真分析制約怒江州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主要問題,突出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和重點對象,有針對性地從五個方面著力攻關突破,不斷以反腐敗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嚴懲腐敗行為,堅決遏制腐敗蔓延。2014年,全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信訪舉報255件(次),同比增長46.5%;初核158件,同比增長107.9%;立案111件,同比增長258.1%;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10人,同比增長254.8%,其中縣處級干部10人、鄉科級干部35人。挽回經濟損失228萬元。

堅持抓早抓小,注重治病救人。實行案件線索“月分析、季排查”,嚴格按照5類處置標準,提高初核成案率和立案件按期結案率;對2011年以來涉及州管干部的45件案件線索進行清理處置,采取函詢、約談、責令整改、批評教育等方式開展信訪監督36件;省委第一巡視組和教育實踐活動第十四督導組交辦的51件信訪舉報和整改事項,件件有落實,并整改到位;嚴格區分一般性錯誤和嚴重違紀違法、工作失誤和腐敗行為的界限,為15名干部澄清事實,切實保護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發揮治本功能,深化源頭防控。深刻剖析典型案例,編印《身邊的警示》6000余冊,警示教育黨員干部;加強辦案場所建設,州廉政教育基地和4縣談話點基本完工;督促各級各部門深入查找廉政風險點5099個,制定防控措施7138條;規范公共資源交易載體建設,建立247個縣鄉村便民服務中心,152個村實行村級會計和集體“三資”委托代理;發揮“五級聯動”監督平臺作用,解決群眾訴求1150件,滿意率達97%;民生資金監管平臺聯網運行,適時對惠農、惠民、扶貧等民生資金進行監管。

震懾腐敗,公開曝光不留情

州紀檢監察機關,堅持“逢節必令”,以不定期明察暗訪、職能部門聯查、縣與縣交叉查等方式,保持監督檢查常態化。開展7批次“地毯式”監督檢查,現場糾正違反工作紀律行為823人次,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66件,給予黨政紀處分68人。

嚴肅查辦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案件是紀檢監察機關加大辦案工作力度的一個縮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紀委的要求和部署,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采取有效措施,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不斷加大辦案工作力度,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著力清除危害黨的肌體健康的毒瘤,振奮了黨心民心,純潔了黨的隊伍。

小臣不廉,無以治民,則風俗必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直接侵害群眾切身利益,如果得不到有效懲治,黨就會喪失人民信任和支持。”正因為如此,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群眾身邊的腐敗”連出重拳,猛拍“蒼蠅”,對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決不姑息。

怒江州積極發揮典型案件通報的影響力、震懾力,點名道姓曝光4批73人;39名干部因不作為、慢作為被問責。“對違紀違法的領導干部,不但要嚴厲查處,更要公開曝光,主動發聲震懾不收斂、不收手的領導干部,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營造反腐倡廉建設的良好氛圍”。怒江州委常委、州紀委書記陳濤如是說。

為了進一步強化自身建設,有效提升履職能力,州紀檢監察機關牢固樹立“正人先正己”和“打鐵還需自身硬”的理念,加強各級紀委領導班子建設,用鐵的紀律打造過硬紀檢干部隊伍,著力提升監督執紀問責能力。

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敞開大門聽意見,坦誠相見真批評,立行立改轉作風,建章立制促長效,服務群眾辦實事,帶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帶頭整改“四風”問題,達到了“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教育活動中,州紀委常委班子和處級黨員干部共征求到意見建議896條,查擺并整改“四風”突出問題385項,建立完善工作例會、決定事項督辦等制度,為扶貧聯系點協調解決飲水安全、村道亮化等項目資金142萬元。

堅持每周一次集體學習,做到常學常新、常新常學。組織紀檢監察干部參加上級紀委各類培訓113人次,選派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到上級紀委跟班學習鍛煉。堅持嚴管厚愛,帶頭加強非領導職務干部管理,完善內部考評機制,營造爭比進位、勇于擔當的工作氛圍,樹立忠誠可靠、服務人民、剛正不阿、秉公執紀的隊伍形象,實實在在以鐵的紀律打造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在未來的反腐敗戰場,怒江州紀檢監察機關將務實擔當、銳意進取,不斷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為全州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紀律保障。(楊亞仁 祝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