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祿勸縣著眼于群眾反映訴求的隨時性和便捷化,創新暢通群眾訴求的七種方式,形成大信訪格局,構筑輻射全縣的“民情直達綠色通道”:
建立群眾來信來訪和電話訴求制度,實行持證亮牌接待。認真對待每一件群眾訴求件和每一名訴求人。整合資源,協調管理,保證每個鄉鎮(街道)有一部訴求電話24小時暢通、12388舉報專線、96128政務服務專線暢通并有人接聽。及時處理政風、行風熱線舉報件;建立互聯網訴求平臺,及時對訴求信息進行處理。縣紀委監察局在“祿勸公眾信息服務網”及“祿勸紀檢監察網”設立紀檢舉報信箱,及時接受、處理和反饋網民的舉報和訴求;設置民情意見箱。在縣紀委監察局、鄉鎮(街道)、村(居)委會統一設置161個民情意見箱,以“一箱聯系一村(一片)”的形式,積極征求群眾的意見建議,及時了解群眾所想、所需,并由群眾訴求中心將群眾訴求一一核實分類,對屬于紀檢監察業務范圍內的民情意見建議和群眾合理訴求,縣、鄉鎮(街道)群眾訴求中心要及時處理,不屬于紀檢監察機關受理范圍的,協調組織督促相關部門按規定時限辦理;聘請群眾訴求聯絡員。在鄉鎮(街道)實行群眾訴求聯絡員制度,一村(社區)一人,在當地群眾中聘請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群眾公認及有監督協調和參政議事能力的人員擔任。賦予聯絡員相應的權力和義務,引導群眾就近訴求;建立群眾訴求工作聯系點。縣紀委監察局在每個鄉(鎮)選擇一個村(社區)、鄉鎮(街道)紀(工)委選擇一個村(居)民小組作為群眾訴求工作聯系點,以點帶面,及時發現、協調解決群眾訴求;實行領導接待日接訪。建立紀檢監察機關領導接待日接訪制度,縣紀委監察局每月10日由一名紀委常委和相關工作人員在群眾訴求中心接訪,鄉鎮(街道)每月15日由紀委書記和紀檢專干在紀委書記辦公室接訪,村(社區)每月20日由村黨支部書記、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和治保調解員在村委會(社區)接訪;村(居)務監督委員會處理和反映群眾訴求。進一步加強村級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在履行監督職能的同時,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處理和反映群眾訴求,切實維護村集體和群眾的合法權益。
三年來,共受理群眾舉報196件,除非紀檢業務件及重復信件外,累計立案89件107人,結案84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01人,通過查辦案件挽回經濟損失490萬余元。解決群眾訴求2769件,群眾綜合滿意率100%,切實維護了群眾切身利益,為地方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