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塔區:“五個破解”讓監督責任落地生根

發布時間:2015-09-06 08:21:26   來源:玉溪市紀委

2014年以來,紅塔區紀檢監察機關從以往對黨風廉政建設 “總包干”中轉變角色,切實聚焦主業,回歸主責。針對“不愿抓、不真抓、不想抓、不常抓、不會抓”等現實問題,逐一破解,實現了一系列的“轉身”“騰手”“出拳”,真正落實“監督的再監督”“執紀的再執紀”有力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各項措施落地生根。

破解“不愿抓”——讓責任主體真正耕好“責任田”    

在區委的堅決支持和有力領導下,區紀檢監察機關認真清理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從原有的126個議事協調機構簡減為16個,使紀檢監察工作更加聚焦中心,更加突出主業。針對基層紀(工)委、派出機構還留戀分管其他方面工作的實際,制定了《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的實施意見》,讓監督主體正本清源。組成督查組到11個鄉、街道進行督查,硬性剝離與監督責任不符的分管任務,使監督者不再是“業務員”、“運動員”。與各紀檢監察部門簽訂《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書》,進一步明晰責任,對不愿履職者實行逆淘汰。

破解“不真抓”——讓紀律制度真正杜絕“空談者”

針對少數基層紀(工)委存在“監督難”的思想實際,區紀委進行廣泛調研,深入分析,制定出臺了以“規范村組干部用權”為核心的五項制度,既進一步壓縮了村組干部“權力尋租”的空間,又為基層監督者解決了做什么、怎么做,罰什么、怎么罰的基本問題。今年,在村(居民)小組中聘任了759名基層廉政義務監督員,有力促進了基層紀檢監察部門干在實處。

破解“不想抓”——讓責任倒逼真正做好“監督者”

以細化責任倒逼擔當盡責,使紀檢監察干部敢于正視問題、敢于對歪風邪氣挺身亮劍,真正當好黨的忠誠衛士。今年,2名紀檢監察干部因履職不到位被區紀委進行約談。加大問責和紀律審查力度,促使監督者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近三年來,全區共有23名黨員干部被問責;紀委監察機關共立案66件,97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破解“不常抓”——在抓常抓細上真正做好“保潔員”

為防止紀檢監察系統內部出現“懶政”、“怠政”,甚至出現“一陣風”“大掃除”式的執紀現象,紅塔區紀委對各監督主體履職的情況抓常抓細,促進監督主體時時拂塵、常常保潔。一是加強紀律管理,不定時、不定期突擊檢查基層在崗履職的情況。二是定期聽取工作匯報,及時掌握紀檢監察干部履職情況。三是適時深入基層走訪、抽查工作臺帳,使基層時刻繃緊執紀監督這根弦,真正把責任扛起來,把紀律挺起來。

破解“不會抓”——在綜合素質上真正成為“執紀人”

一是強化基礎教育。在辦好自辦培訓班的基礎上,先后選送17人(次)到中紀委、省紀委進行專題培訓。近三年來,委局機關干部已輪訓了一遍。二是強化宗旨教育。制定《紅塔區紀委監察局干部職工思想道德建設實施方案》,舉辦專題黨課,接受“現身說法”教育,拓展“愛崗敬業”教育,開展“服務型機關”、“文明單位”創建等活動,增強了隊伍的責任心和事業感。三是強化嚴格管理。嚴格實施《紅塔工紀委監察局工作考核辦法》《紅塔區鄉(街道)紀(工)委書記工作考核辦法(試行)》,以鐵的紀律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