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普洱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貫徹中央紀委和省紀委、市委的決策部署,以“四個全面”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指示精神引領各項工作,牢牢把握服務大局、保障發展這條主線,全面履行紀檢監察各項職能,強化監督執紀問責,一以貫之的抓作風、抓紀律、促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趕超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和紀律保障。
突出執紀特色,探索異地監督新模式。今年年初,圍繞“錢到哪里去了”這條主線,積極探索以市紀委監察局為主導,市縣兩級聯動,異地交叉執紀監督的工作機制,通過強化問題導向、監督重點環節,用1個月左右的時間對民生資金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監督檢查,10個交叉檢查組共檢查鄉(鎮)29個,走訪部門75個,初核案件線索51件,立案20件24人,問責16件26人,并同步拍攝和記錄了第一手影像資料,取得了較好的宣傳和震懾效果,得到了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張碩輔同志的批示和肯定。
聚焦再監督再檢查,推進專項整治工作。在推進“六個嚴禁”專項整治中,針對普遍存在的問題發現難、取證難、工作推進難的問題,采取“五抓五嚴查”:抓主責落實,嚴查相關部門履職是否到位;抓監督檢查,嚴查項目資金都到哪里去了;抓執紀問責,嚴查還有哪些人敢頂風違紀;抓監管機制,嚴查哪些地方還有監管漏洞;抓意見反饋,嚴查哪些問題群眾還有意見等方式扎實推進工作落實。如,墨江縣根據群眾舉報,進一步規范對低保人員的資格認證,對不符合享受低保的7000多人進行了清理。印發《專項資金管理使用“五個必須五個嚴禁”紀律要求》,進一步規范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把監督重點放在對主管部門履行業務監管職責進行再監督上,緊盯項目、緊盯資金、緊盯責任人,實現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資金流向到哪里,監管就跟蹤到哪里。
緊盯紀律作風,以項目落實推進發展。準確把握職責定位,緊緊圍繞影響普洱改革發展的紀律作風問題加強監督執紀。今年以來,把貫徹落實省紀委《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為我省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紀律保障的意見》與該市實施的“問責年”活動結合起來,采取“目標倒逼問責”的辦法,建立工作目標倒逼、目標完成責任、跟蹤督辦問效和履職責任倒查四個機制,對重點項目建設、恢復重建、安居房建設等重點工作的年度目標、季度目標、每月目標以及牽頭單位、責任單位、責任人員等進行細化分解,對目標完成不了的,倒查追究責任,著力解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為官不為、作風不實、失職瀆職”和違規違紀等問題,確保上級和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為新常態下全市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紀律保障。1至8月,全市共對143名黨政領導干部進行了問責,問責的干部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倍多。普洱還就貫徹省紀委、省監察廳下發的《關于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為我省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紀律保障的意見》在寧洱縣進行了試點,并進行了全市調研和思考,即將出臺紀檢監察機關為全市實現綠色發展跨越發展提高保障的具體意見。
強化紀律審查,保持正風反腐的強勁勢頭。今年以來,普洱市充分發揮反腐敗協調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從紀檢監察系統、反腐敗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和人大、政協、稅務系統、銀監局等部門抽調業務骨干組成問題線索初核、專項問題巡查、決策信息收整三個機動組,達到有任務時快速組合、迅速行動。同時,建立了188人組成的紀律審查人才庫。上半年,全市共給予黨政紀處分157人。通過持續正風反腐,全市干部隊伍作風明顯好轉,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一些頑疾得到有效解決。(徐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