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發布時間:2015-01-08 14:20:31   來源:德宏州紀委

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八項規定所涉范圍之廣、內容之細,彰顯力度之大、決心之堅,都在廣大群眾中引起強烈的反響,讓人感覺非常“帶勁”、非常“給力”。可以說,“八項規定”的出臺,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給全國人民的一個莊嚴承諾,體現了從嚴要求、從嚴治黨的根本要求,反映出中國未來施政的動向。

目前,全國上下都在認真貫徹落實“八項規定”,但在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也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為此,筆者以德宏州芒市為主要調查點,以填寫調查問卷及座談為主要調查方式,以《“八項規定”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為題聽取了芒市117名副科以上領導干部的意見和建議。在117名調查對象中,隸屬黨群部門的37人,行政部門的77人,事業部門的3人;屬于單位主要負責人的29人,屬于班子成員的88人。現就“八項規定”落實過程存在的問題做一粗淺分析,并對解決這些問題談談個人的幾點想法、建議。

一、貫徹落實 “八項規定”以來取得的實際成效

“八項規定”內容具體、細致,各項規定都是針對目前群眾反映強烈、關注度高的問題而制定,并且具有非常強的可操作性,因而一經出臺,立刻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成為人們街頭巷議的熱門話題。“八項規定”貫徹執行半年多來,已經收到了明顯的成效。從調查結果來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干部作風明顯提升。在117名調查對象中,有89人認為貫徹落實“八項規定”以來,本單位干部作風得到“明顯提升”,占被調查總數的76%;另有24人認為“有一定提升”,占被調查總數的20.5%;另有4人認為“提升不明顯”,沒有人認為干部作風“沒有提升”。從調查結果可清晰地看到,隨著 “八項規定”的貫徹落實,過去那種拖拉扯皮、臉難看、事難辦的工作作風已經得到有效遏制,黨員干部工作作風得到了明顯提升.

二是公款吃喝風得到有效遏制。治理公款吃喝問題多年來一直是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但卻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監督乏力、沒有下重手、下狠招,致使治理公款吃喝問題不但沒有取得實效,反倒有越演越烈的趨勢,成為廣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在調查過程中,有高達92.3%的調查對象認為,貫徹落實“八項規定”以來,本單位公款請吃、吃請的現象“明顯減少”,甚至有少數調查對象認為本單位已經不存在公款請吃、吃請現象了。可以說,“八項規定”的貫徹落實,使得這個多年來難以解決的大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三是公車私用現象明顯減少。和治理公款吃喝問題一樣,治理公車私用也是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一項老大難的工作,多年的治理都沒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但自貫徹落實“八項規定”以來,公車私用得到了嚴格控制,特別是在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公車私用現象進行明查暗訪、適時通報檢查結果,并納入各單位年終考核之后,收效更是明顯。從調查結果來看,有94.7%的調查對象認為本單位的公車私用現象“明顯減少”或“有一定減少”,只有不到6%的調查對象認為“沒有明顯減少”及“沒有減少”。

四是奢侈浪費之風得以控制。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不少黨員干部特別是一些領導干部也深陷物質享受的泥沼之中,比吃、比住、比行,一味追求大排場、大氣勢等奢侈浪費之風漸長,引起廣大群眾的強烈不滿。貫徹落實“八項規定”以來,奢侈浪費之風得到有效控制,有85%以上的調查對象認為,本單位的奢侈浪費之風得到有效控制。

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貫徹落實“八項規定”以來,收效是非常明顯的,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黨員干部的作風明顯提升,可以說,“八項規定”扭轉了黨員干部作風日趨惡化的形勢,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二、貫徹落實“八項規定”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確實對改進工作作風,解決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產生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實際效果。然而,在我們的調查過程中,仍然發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進一步落實“八項規定”將產生不小的影響。

第一,部分領導認識不到位,對執行“八項規定”不以為然,仍時有違規現象發生。調查中,有35.9%的調查對象認為,一些單位領導在執行“八項規定”過程中,沒有認識到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的重要意義,有的領導認為這不過是又一次“走場”,又一次“形式”,只要應付過了風頭就沒有什么問題了;也有的領導認為“八項規定”針對的都是一些細節性的東西,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對全局工作沒有什么推動作用等。正是由于這些領導的認識不深,重視不夠,使得“八項規定”在執行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堅決、不徹底的現象,違反“八項規定”的行為仍時有發生。前些日子媒體報道的廣西桂林龍勝縣縣委書記按“縣慣例”為即將離職的公安局長設宴被查處一案,以及芒市某領導酒后駕車肇事逃逸的案件,正是部分領導對“八項規定”認識不到位的典型案例。

第二,部分單位存在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變通現象,“八項規定”執行走樣。“八項規定”細致、嚴格,但一些單位和部門為了一己私利,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方法,有意采取一些隱蔽手段,規避上級的檢查、群眾的監督。比如,不準公款吃請、請吃,有的部門就將請吃活動搬到了“機關食堂”里,美其名曰“工作餐”,實則是公款請吃、吃請。又如媒體報道有的干部頻頻光顧“農家樂”,實則是一些高檔會所轉移到了鄉村以規避檢查等。調查中,有24.8%的調查對象認為,盡管“八項規定”具體、有力,但目前仍有一些單位、干部置黨中央的規定于不顧,甚至采取一些非常手段來規避檢查、監督,“八項規定”執行走樣事實存在。

第三,“雷聲大、雨點小”,群眾對執行“八項規定”有“走形式”的疑問。“前段時間看著那些高檔酒店扎實冷落了,這段時間又熱鬧起來了!”,“‘八項規定’要是一直執行下去當然好,我們老百姓就怕又是一陣風,吹過就完了!”,調查中,筆者時常聽到廣大群眾有類似的擔憂和疑問。在他們看來,中央的很多政策都非常好,但層層執行下來,往往就會走樣、變味,或是像一陣風,吹一陣就過了,走走形式而已。因此,群眾中有不少人驚艷疑慮,認為“八項規定”也會像其他政策一樣,又一次變成“走形式”。調查中,有25.6%的調查對象認為存在此問題。

第四,執行“八項規定”的過程中有些問題難以界定是否違規。調查中,有高達58.1%調查對象認為,在執行“八項規定”的過程中,有些問題模棱兩可,很難界定是否違規,特別是在基層單位,這種現象更是突出。比如,有的鄉鎮領導反映:鄉鎮領導駕公車到市里開會,由于大多數鄉鎮領導的家都在市里,期間駕車回家并將車停放在家里,是否算是公車私用?又比如有的領導提出:本單位的干部職工家里老人去世,按當地風俗,單位里的同事都要去吊唁,如果路途較遠,需駕車前往,這算不算是公車私用?還有的領導提出:過年時本單位吃頓團圓飯,攏一攏、暖一暖干部職工的心,加強一下相互之間的交流,一桌也就三、四百元,算不算公款吃喝等等。很多領導認為,一些具體的形為,依規定看來是違規,但依實際情況來看,大家都認可,認為合情合理;這些爭議的存在,影響到了“八項規定”的貫徹落實。

第五,對違反“八項規定”的單位及人員處理不到位。調查中,有26.5%的調查對象認為,在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的過程中,對違規單位及違規人員的處理不到位,也沒有及時通報,產生應有的警示教育意義,致使一些單位及領導干部對規定置若罔聞,違規現象屢有發生。

三、對貫徹落實“八項規定”工作的幾點建議

首先,要加強監督檢查,尤其是要充分發揮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的強大力量。貫徹落實、嚴格執行,是所有的制度、規定發揮其重要作用的唯一途徑,沒有落實、沒有執行,任何一項制度、規定都會變成一紙空文。而要使一項規定制度落實到位,最重要的就是要強化監督檢查。仔細分析貫徹落實“八項規定”取得很好成效的原因,毋庸置疑是因為有強有力的監督檢查,中央、省等各級督查組的明查暗訪,使得本來難以執行到位的規定得以堅決執行。因此,要使“八項規定”執行得更徹底,貫徹得更有力,就必須繼續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特別是要發揮廣大群眾及電視、報刊、網絡等輿論監督的作用,使各種違規行為無處藏身,各類違規人員無處可逃,以保證“八項規定”能長久堅持下去,解除廣大群眾“一陣風”的擔憂。

其次,要加大對違規單位及人員的處罰力度,加大違規成本。違規現象一旦發生,就必須嚴格進行查處,加大處罰力度,加大違規成本,嚴厲打擊頂風違規、“變通執行”等行為,發現一起就處置一起,不姑息、不放縱。同時要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警示、懲戒作用,將查處的案件向社會公眾通報,最大限度地爭取廣大群眾的理解支持,同時使那些認識不到位、思想不堅定干部從中吸取教訓,自覺自愿地貫徹“八項規定”。

再次,要認真界定“工作需要”與“違規違紀”之間的區別,對一些模糊問題做出明確規定。對工作中一些模棱兩可的行為,看似違規實則合情合理的行為,上級部門應做出明確規定,認真界定“工作需要”與“違規違紀”的區別,特別要注意防范監督檢查執行部門的主觀臆斷,使得廣大黨員干部在認真遵守各項規定的同時,又能甩開畏首畏尾、擔心違規受罰的包袱,大膽地開展工作。既要嚴懲那些違規違紀的行為,又要保護實實在在認真工作的干部。

最后,貫徹“八項規定”一定要自上而下認真執行,上級要帶頭執行,做出表率。從“八項規定”的具體細節可看出,“迎來送往”、“隨行陪同”、“公款請吃”等行為,上級部門其實站在主動的位置,而下級部門則相對被動,只要上級嚴格遵守規定,主動拒絕迎送、陪同、宴請等行為,下級自然就不會再挖空心思地、想方設法地要去“巴結”、“討好”上級領導了。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貫徹“八項規定”也是如此,領導部門和領導是否能帶頭執行至關重要!

總之,“八項規定”明確了全體黨員干部的行為規范,將行為準則和規范固化為制度,有利于從源頭上遏制腐敗,有利于深入推進黨的作風建設。貫徹落實“八項規定”以來,所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是得到全社會廣泛肯定和贊許的,但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的存在,認真剖析,拿出更有力的措施來加以改進,使“八項規定”的貫徹落實更徹底、更有力、更長遠! (潘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