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是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開展,促進紀檢監察機關職能充分發揮,打造新形勢下反腐倡廉鐵軍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選擇。按照州紀委關于做好2014年度調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深入監督聯系的部門和單位,采取個別走訪、座談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對紀工委監察分局如何落實“三轉”,做好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對存在的問題做了分析,對進一步明晰思路,準確定位,聚集主業,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開展進行了學習思考。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紀工委監察分局落實“三轉”存在的問題
一是定位不準確,工作職能泛化。在收縮戰線、突出主業后,對如何履行監督責任尤其是監督的對象、內容、方式等重大事項出現了認識模糊和工作偏差。一段時間以來,紀檢監察機關存在著工作面鋪得過寬、職能泛化和主責淡化等現象,戰線越拉越長,任務越來越多,有的已逾越了紀檢監察職能的界限,而執紀監督的主業反被削弱、淡化。一些紀工委監察分局任務雜多,除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外,還承擔了譬如政務公開、行政審批服務管理、招投標監管、項目建設、財政資金審計、食品安全檢查等任務,面寬線長點多,精力分散,疲于應付,不僅加劇了人少事多的矛盾,監督效果也不明顯,干了一些不該管、管不了、管不好的工作,越位、缺位、錯位越來越突出。
二是越位錯位,思維方式固化。個別紀工委監察分局融“運動員”和“裁判員”為一體。在具體工作中,一些監督部門的領導習慣于邀請紀工委監察分局參與一些具體工作的監督,部分紀檢監察干部習慣于被動接受有關職能部門的邀請,參與職能部門法定職責內的日常監督,陷入職能部門具體事務,甚至經常出現“協調變牽頭、牽頭變主抓、主抓變負責”的情況,對履行“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職能,一時還難于轉過彎來。從而使紀檢監察機關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最終可能成了問題的“擋箭牌”。
三是思想方法陳舊,創新意識不夠強。開展“三轉”后業務不熟悉,產生不適心態。不參與黨風廉政建設以外的其他工作,一下子感覺單調和失落,工作無所適從,找不到切入點,覺得有可能被邊緣化,內心有點迷茫和忐忑。有的領導干部安于現狀,墨守成規,“穩”字有余,“闖”勁不足,破解難題和推動工作的辦法不多。部分紀檢干部對辦案業務不熟悉,開展工作沒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明確的工作目標。一方面部分紀檢干部業務不精通,辦案能力不足,難于適應新形勢下強化監督檢查、辦案工作的需要。導致了監督被動,辦案針對性不強,懲治不嚴厲,威懾效果也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是執紀監督方式固化,因受傳統慣性思維束縛,紀檢監察干部有可能滿足于老一套,不主動接受新鮮事物,不愿與時俱進,工作方法無創新,處理方式過于簡單,存在有等、靠的思想。思維固化導致了紀檢工作無亮點,面對新問題、新情況難于找準切入點,執紀監督往往只能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
四是素質參差不齊,能力水平亟待提升。“三轉”對紀工委監察分局干部履職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學習財務、審計、金融、法律、計算機等專業的較少,綜合素質、查辦大案要案能力較弱,缺乏財務、審計、金融、法律、計算機等專業人才,辦案手段、辦案方法、辦案能力難以適應新形勢下強化監督檢查、加大案件查辦工作力度的需要。同時,在查辦案件和作風建設督查中,還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特別是表現在地方越小,越顧慮查辦案件得罪人,導致辦案難主動,懲治失之于軟,失之于寬,震懾效果大打折扣,“三轉”的效果難以在短期內顯現。
這里面既有思想層面認識不到位的問題,也有工作層面力度不到位的問題。因此,今年的“三轉”工作,還需要在轉變理念思路、創新方式方法、完善體制機制上進一步下大功夫,在力度、進度、深度上求突破,真正把全州紀檢監察機關的著力點聚焦到監督執紀問責上來。
二、對紀工委監察分局落實“三轉”做好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建議
(一)聚焦中心執好紀,堅決維護紀律的嚴肅性。
執好紀就是要嚴肅黨紀,維護黨章權威性,增強全黨紀律性。一是嚴明黨的政治紀律。政治紀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紀律,要始終把維護黨的政治紀律放在首位,確保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強化黨的組織紀律。要督促黨的各級組織切實遵守民主集中制、請示報告等制度,堅決克服組織觀念淡薄、組織紀律松弛,防止出現“知紀不多”、“遵紀不夠”、“執紀不嚴”等現象。三是強化對遵守工作紀律、財經紀律、生活紀律情況的監督檢查。要及時發現各種違紀違法問題,嚴厲查處違紀違法的人和事,讓紀律約束成為全體黨員和各級黨組織的行為規范和自覺遵循。四是要認真履行紀律檢查監督責任,充分發揮好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分類指導和執紀問責作用,督促各監督聯系部門、單位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紀工委監察分局認真做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情況的檢查考核工作,督促部門切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同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同考核。
(二)理清思路轉方式,在強化監督上下功夫。
轉變職能、突出主業的重點在于創新履職方式。監察機關轉變職能、突出主業是一個系統工程。轉職能是核心,轉方式是重點,轉作風是關鍵,強自身是保障。要以改革創新的勇氣和智慧,著力轉變越位、錯位的地方,重點彌補短板、缺位的地方,在轉變職能中強化職能,在依法定位中明確站位,不斷改進監察工作方式方法。讓紀檢監察工作真正回歸主業,關鍵還需要明確職責、上級推動和健全考核評價機制。上級紀檢監察機關首先要在政策上明確紀工委監察分局“三轉”的具體職責和要求,規定紀工委監察分局不參與哪些事、不能干哪些事,讓基層紀工委監察分局工作有目標、干事有重點,確保有的放矢與的思想意識,讓其盡快回歸主業,發揮起應盡的職能作用。
一是把好監督關。要突出抓好維護政令暢通工作。抓住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這個重點,加強對權力運行和領導干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等方面的監督。要將中央、省委和州委重要決策部署的落實情況、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領導干部廉潔自律、“三重一大”制度執行、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等方面列為重點監督事項,切實強化監督職能,推動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得到有效貫徹落實,確保政令暢通。
二是要從由直接參與向強化監督轉變,做到鐵面監督。要進一步明確“檢查的再檢查”、“監督的再監督”的角色定位,紀工委監察分局干部要把履行監督職能的切入點從配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業務檢查,轉變到對職能部門依法依規履行自身職責的監督檢查上來,屬于各職能部門工作范圍內的事,都應該由各部門自己履行職責,紀工委監察分局不直接插手,而要從監督的角度,督促有關部門嚴格執法,照章辦事,確保“辦事權”和“監督權”嚴格分開,防止將執法監察等同于執法檢查、將效能監察等同于效能建設、將糾風整紀等同于行風管理,避免出現“協調變牽頭、牽頭變主抓、主抓變負責”的現象。要緊緊盯住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崗位,盯住管錢、管物、管人、管項目的單位和干部,盯住“關鍵的少數”、“少數的關鍵”,強化對黨員干部的監督。要促使領導班子及主要負責人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強化各自業務范圍的監督管理。在干部人事工作方面,紀工委監察分局不再派員直接參與干部競爭上崗和招錄招聘面試、考察工作,把工作重點轉到監督部門的相關工作程序是否規范、結果是否公正。集中力量對反映任用對象遵紀守法情況的問題及時核查,向監督部門提出意見。著重由事中的過程監督轉變為事后的結果監督,由配合職能部門開展業務檢查轉變為對履行職責情況的監督檢查,由參與式的被動監督轉變為立項式的主動監督,注重發現案源線索,有針對性地查處腐敗問題。完善領導干部廉政檔案,全面掌握領導干部遵守黨紀政紀規定的情況;根據工作需要對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有針對性地調閱核實。對群眾舉報及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違反國家法規、財經紀律情況進行調查了解;糾正、查處違紀違規問題,追究當事人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三要從全程監督向重在事后問責轉變,鐵心問責。要改變過去事前、事中、事后全程介入的做法,克服戰線過長、疲于應付、浮于表面的弊端,把事前、事中的監督職責交還給業務主管部門。要更多地運用行政監察法等法律法規賦予監察機關的權限,通過對職能部門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執行結果的有效性和操作過程的廉潔性進行監督,把職能回歸到問責問廉問效上來。要把監督重點更多地放在事后糾錯上,放在防止監管缺位上,著力對職能部門監管不到位、工作失職以及違紀違規行為進行糾正、查處、追責,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重點加大對濫用權力、失職瀆職、決策失誤等問題的責任追究力度,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敢于問責、嚴于問責、善于問責,責任追究既追究結果,又追究過程,結果問責與行為問責并重;既追究直接責任、具體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領導問責與具體問責并重,學會把板子打到具體單位和具體責任人身上,才有利于強化問題導向意識,把壓力層層傳導下去,把工作職責落實下去。要把查處通報典型案件作為監督檢查的重要措施,通過對責任人的查處與通報,釋放強烈信號,查處一起、整改一片,以剎風整紀的實際效果取信于民。同時,要強化監督合力與問責。對需要多部門共同完成的反腐敗工作任務,各紀工委監察分局要變單兵作戰為聯合作戰,充分利用信訪、審計、財政、稅務等部門優勢,及時發現案源線索,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切實發揮監督合力。
(三)嚴肅查辦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
各紀工委監察分局要發揮信訪舉報主渠道作用,積極改進信訪舉報受理工作,完善信訪舉報處置標準和方式。嚴格辦案程序,嚴肅辦案紀律,提高辦案的質量和效率。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實。堅持“抓早抓小”,建立健全早發現、早處置機制,對舉報反映的問題情節輕微者多通過面詢、函詢或向單位了解的方式核查,形成高效初核工作機制。查實情節輕微尚不需給予紀律處分的問題,及時采取誡勉談話、責令檢查、經濟退賠等方式予以糾正,防止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同時,健全發揮查辦案件治本功能的警示制度。健全“一案兩報告”制度,在完成案件調查報告的同時,形成案件剖析報告,對案發原因進行深刻分析,必要時向發案單位發出建議書或整改通知書,從源頭上堵塞管理漏洞、解決制度缺陷。堅決保護勤政廉政者,打擊誣告陷害者,弘揚清風正氣。
(四)按照“三嚴三實”要求加強作風建設,提高隊伍素質
要將提高紀工委監察分局干部隊伍專業化水平作為實現“三轉”的重要保障,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照“為民、務實、清廉”要求,突出抓好紀工委監察分局干部的理想信念和黨性黨風黨紀教育,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落實“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業務學習和實際工作鍛煉,全面提高紀工委監察分局干部的業務素質和履職能力。要加強對紀工委監察分局干部的紀律約束,完善內部監督機制,嚴格管理監督,防止“燈下黑”。教育紀檢監察干部自覺接受監督,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工作飄浮、口大氣粗、衙門習氣、脫離群眾等不良作風。進一步完善紀工委監察分局工作制度,加強日常管理,健全內部約談、作風巡察常態化機制,嚴格執行辦案紀律、保密紀律等各項紀律規定,堅決防止跑風漏氣、泄露案情,執紀不嚴、失職瀆職,濫用權力、以案謀私等問題發生,樹立忠誠可靠、服務人民、剛正不阿、秉公執紀的紀檢監察干部良好形象;著力加強紀工委監察分局領導班子建設和組織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能力建設,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全面提升紀工委監察分局干部隊伍專業化水平,為實現“三轉”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熊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