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幾名益寧街道水寨社區一組的居民來到麒麟區紀委,反映該社區小組干部在工程建設中收受工程承建商賄賂的問題。根據信訪線索,區紀委迅速展開了調查核實,令人震驚的是,在調查水寨社區一組問題的同時,發現該社區十二組也存在同樣的問題,而且手法都是在新村設計、新村地基打樁工程、新村基礎建設工程、新村道路管網建設工程中采取提高預算價,根據工程量的大小,在簽訂施工合同時,按工程預算價的一定比例收受回扣。經查,益寧街道水寨社區一組組長袁某(非黨)、副組長朱某二人利用職務之便,收受工程承建商賄賂款分別高達79.5萬元和35.5萬元;水寨社區十二組黨支部書記李某收賄81.59萬元,組長李某受賄87.09萬元,另外兩名副組長分別受賄也達79萬余元。目前,涉案6人已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近年來,城鎮化建設帶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鄉面貌的大幅改善,然而資金和政策的傾斜,也成為一些村組干部心中的“蛋糕”。2012年以來,麒麟區共計查處涉及村(社區)、村小組干部涉貪涉腐案件80件80人。其中,涉案金額1萬元至10萬元的有34件34人,10萬元至50萬元的有30件30人,50萬元至100萬元的有7件7人,100萬元以上的有2件2人,涉案金額最大為150萬元。
主要形式:工程建設項目成為利益輸送的主要通道
一些基層干部權力不大但膽子大,利用手中的職權收受賄賂,甚至侵吞、挪用、套取集體資金,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帶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2012年以來,在麒麟區查處的農村基層干部違紀違法案件中,涉案金額在10萬元以上的39件案件均發生在工程建設領域。新村設計、建設施工、道路改造均成為“撈錢”項目。原沿江鄉四圩村委會黨總支書記陳某幾次通過虛增工程量,套取并侵占國家資金17余萬元;招投標、預決算、補償清算都可以“暗箱”操縱。原三寶鎮雷家莊社區會計伙同婦女主任、社區湯家山黨支部書記、組長等4人,在“兩上山”項目中以村民的名義虛列樹木數量,套取國家補償款124.59萬元進行私分。
病根所在:基層干部法紀意識淡薄、基層管理制度不完善、權力監督存在漏洞是基層腐敗案件發生的重要原因
部分基層干部宗旨意識淡薄、理想信念不堅定,為官的目的更多是謀利,為己千方百計、為群眾敷衍應付。在案件查辦過程還發現,部分農村基層干部缺乏相應的社會、科學、法律知識,對違法違紀問題認識不深刻,有的甚至認為自己為群眾做了一些事情,拿點、貪點是理所應當,不存在違紀違法的問題。還有的心存僥幸心理踩紅線:益寧街道水寨社區二組組長豐某在新農村建設工程中,利用職務便利受賄70萬元。調查期間,豐某坦言自己有一個酒店和兩個超市,并不缺錢,但是自己身份不是國家工作人員,量刑不會過重,干不干小組長無所謂,而且拿了錢也不一定會被發現…
另外,當前基層村組織權力過于集中,多數地方存在“書記、主任一肩挑”、“書記、組長一肩挑”的情況,而農村基層權力運行不規范,對基層干部的監督制約機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監督的難度,監督不力、監管不到位、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發揮不充分的問題也尚未得到有效解決,處于“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群眾監督太難”的局面。
“拍蠅踩蟻”:堅持聯合辦案機制,突出質量效果,以案件查辦取信于民、推動項目順利開展
麒麟區嚴格執行黨委統一領導,紀委組織協調,公、檢、法、審計等部門聯動的辦案機制,對一些重大疑難案件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參與分析,確定辦案重點,直接指揮案件查辦,同時,建立紀檢監察業務骨干人才庫,整合辦案力量,切實增強一線辦案力量,著力查辦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基層貪腐案件。
其中,查處了“2·13”瀟湘街道冷家屯村委會村組干部貪腐“窩案”,12名黨員領導干部被查處,涉及科級干部1人,其他人員11人,給了上訪人及老百姓一個滿意的答案,保證了南海子工業園區項目的順利推進;益寧街道彭家臺子社區彭家臺子居民小組在新村建設中私搭亂建套取國家專項資金、違規兌付征地補償金等問題引起群眾集體上訪事件,由區紀委牽頭,區檢察院、公安、國土等部門聯合行動,7名黨員干部被查處、涉及科級干部2人,挽回國家經濟損失2000余萬元,并以案件為反面典型,制作廉政教育視頻,并組織區、鎮(街道)、社區、居民小組四級400余名黨員干部參加了專案通報會,達到“以案為鑒”的目的。麒麟區通過嚴肅查處基層腐敗案件,凝聚了民心,樹立了黨和政府的清明形象,達到了政治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