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懷敬畏之心 慎用手中權力 ——記“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李紅文

發布時間:2015-08-10 16:46:55   來源:怒江州紀委

“左邊一排山,右邊一排山,抬頭一條縫,低頭一條溝。”這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當地人對惡劣地理環境的形象表述。李紅文先后在兩個典型的“邊疆、民族、貧困、高山峽谷”國家級貧困縣任縣委書記;2008年10月起,擔任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縣委書記;2013年9月調任福貢縣縣委書記。

“貧困縣群眾發展的欲望最強烈,盡快走出貧困,是全縣自上而下共同的呼聲。”然而,靠什么才能徹底摘掉貧困的帽子,帶領干部群眾走上一條和諧富裕的道路?如何當好貧困縣的縣委書記?先后在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和福貢縣這兩個國家級貧困縣擔任縣委書記的李紅文有著自己的答案。

對百姓用心用情用力

“貢山縣人少地多,福貢縣人多地少,縣情大不相同;要根據縣情來采取相應對策。”李紅文說。

從貢山到福貢剛幾天,李紅文就安排下鄉事宜。他走村串寨,1年零8個月的時間里,走遍全縣57個行政村中的53個,掌握了第一手情況。上帕鎮黨委書記楊勁松說,“書記下鄉從不事先打招呼,也不帶隨從,常常讓我們措手不及。”

鹿馬登鄉鹿馬登村傈僳族村民普勝奪看著自家新蓋的兩層小樓,十分欣喜……就在幾年前,福貢縣怒江兩岸還散落著一座座竹木結構的茅草屋,少數民族群眾生活艱苦。李紅文向省民委爭取專項資金1200萬元,帶動少數民族實現跨越式發展。目前,鹿馬登村25戶新居已經落成,還有35戶在熱火朝天地建設中。

李文紅的辦公室里,張貼著一張“福貢縣交通規劃圖”,在多處位置,標識著每條公路的里程數、路基寬度、計劃投資額及每公里造價。

“要致富,先修路”,這種需求在福貢縣這樣的高山峽谷地帶尤為迫切。他鼓勵群眾發揚自力更生、愚公移山的精神,采取“向上爭取一點、群眾籌資籌勞一點”的方式開挖建設公路,在全縣掀起群眾開挖公路的熱潮。截至目前,開挖公路已達170公里。

“要撲下身子,深入現場,落實好每一個政策、實施好每一個項目,使用好每一筆資金。”

“老百姓日子好過了,就證明我們縣發展起來了”李紅文說。

要慎用手中權力

“縣委書記作為全縣的‘一把手’,理應成為全縣黨員干部嚴守紀律、廉潔自律、勇于負責的表率;必須樹好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的標桿,要有向全縣干部群眾喊出‘向我看齊’的底氣和勇氣。”李紅文認為。

“對黨忠誠,就是要從思想、政治、行動上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不拉山頭、不搞宗派,堅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為黨組織增光添彩;個人干凈,就是要心底無私,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敢于擔當,就是要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面對困難和挑戰,不退縮、不推諉、不觀望,勇于承擔責任。”李紅文說。

到貢山、福貢工作期間,李紅文始終自覺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在選拔用人、重大決策等事項上始終按相關規定辦。并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州委的實施辦法以及縣委的相關規定。帶頭履行縣委常委班子向全縣干部群眾作出的各項承諾,率先執行縣委提出的各項“嚴禁”規定。在“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中,他向全縣黨員干部提出要做6個方面的老實人。即:堅定信念做忠誠于黨組織的老實人、取信于民做為民服務的老實人、嚴于修身做品行端正的老實人、嚴于用權做遵紀守法的老實人、表里如一做善于團結的老實人、知恩圖報做有良心的老實人。做到“4個實”。即:貫徹要實,做到一抓到底;謀事要實,做到實事求是;創業要實,做到真抓實干;勇于擔當,做到善做善成。當為民官。即:要關懷群眾,近民親民;要聽取民聲,尊民順民;要關注民生,解難惠民;要公正為民,嚴防腐敗。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下其身”。在基層工作期間,李紅文到鄉(鎮)調研都在廉政食堂就餐,并按標準自覺上交伙食費。有時下鄉調研回到縣城趕不上食堂吃飯時間,經常就一碗牛肉米線就能解決。到縣外出差學習,也很節儉,減少各種不必要的支出。

抓黨建提高干部素質

多年來,李紅文一直工作在基層,和廣大群眾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他深知他的努力與人民的期盼還有一定的距離,不容他有絲毫的懈怠。如何才能成為一個讓黨和人民都滿意的縣委書記,這是他一直思考的問題。

他認為首先要做到勤政為民、善政一方,時時刻刻將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其次要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抓好發展、抓好民生、抓好穩定、抓好班子、抓好隊伍,本著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地把改革開放穩步推進。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他認為,縣委書記作為全縣的“一把手”,直接和基層群眾打交道,直接要面對許多具體的矛盾和問題,要保持清正廉潔的正氣,要常心懷敬畏,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慎用黨和人民交給自己的權力。要成為全縣黨員干部嚴守紀律、廉潔自律、勇于負責的表率;必須樹好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的標桿,要有向全縣干部群眾喊出“向我看齊”的底氣和勇氣。

“干部隊伍素質的高下,直接決定著全縣各項工作的成敗,因此,必須著力抓好干部隊伍的建設”。

在貢山期間,李紅文和縣委班子成員針對當地干部隊伍現狀,積極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開展從基層一線培養選拔干部試點縣和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示范縣創建活動。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從基層一線培養選拔干部的實施意見(試行)》、《貢山縣選拔任用領導干部初始提名辦法(試行)》、《非領導職務干部管理辦法》、《村“兩委”班子績效考核辦法(試行)》等文件,讓一批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青年干部從基層脫穎而出,讓各個層級的干部管理有章可循。并在用好婦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黨外干部上著力。同時在全縣推行了“十講十不準”工作制度,狠抓“懶、散、浮”等機關不良作風整頓,提出了“六比六促”和“七爭當”的要求,極大地促進了縣鄉村各級干部作風的轉變,受到基層群眾的好評。

組工干部出身的李紅文,就任縣委書記以來,對基層黨組織建設尤為重視。對于福貢縣基層黨建存在的種種問題,探索出了“1+1+1”工作方法,也就是一名縣處級領導掛鉤指導,一名黨委書記帶頭整治,一名常務書記定點幫扶的辦法。

到福貢后,李紅文和縣委一班人始終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嚴格按照“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標準選拔任用干部,研究出臺了“三上門”、“十嚴禁”、“雙報到”等多項制度措施,通過這些舉措的實施,極大地促進全縣干部隊伍作風的轉變。

在李紅文帶領下,福貢縣委領導班子成員與掛鉤的基層組織一道,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走訪、群眾評議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指導督促鄉、村兩級黨組織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有效、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和村級發展規劃。李紅文說:“一些黨支部戰斗力不強、服務意識差、服務能力弱,我們就要積極參與到整治工作中去,通過組織黨員進行集中學習、班子交心談心、黨員帶頭干實事等方式,著力解決軟弱渙散村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問題,不斷提高班子的服務能力。”

(祝林華  楊亞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