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展“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中,漾濞縣聚焦作風建設,“三拳出擊”著力解決干部作風問題,促進全縣領導干部嚴以修身、嚴以律己、嚴以用權,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抓學習教育,杜絕思想“慵懶散”。一是注重預防,教育為先。將干部作風教育融入日常的學習、培訓中,堅持集中教育與日常教育相結合,制定學習制度,推動作風教育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二是多種教育方式并舉。充分利用各種載體抓好干部作風教育,通過參觀警示教育基地、正反典型舉例、廉政談話、誡勉談話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改進作風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從思想深處清除與“三嚴三實”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目前漾濞縣已組織全縣干部持續深入學習焦裕祿、楊善洲、高德榮、普發興、尹錫山、李桂科、李伯藩等先進人物事跡。同時深入周保中將軍紀念館、大理州警示教育基地開展專題教育紅色傳承現場體驗式教學和警示教育活動。三是注重家風意識。倡導領導干部以好的家風長效推進黨風政風建設,清澈家風這個源頭,滋養好的作風、政風與民風。要求領導干部對自己的配偶子女等親屬,經常進行政治思想與理想信念教育,做到時時保持警惕,公權與私交分清界限,減少家庭生活對權力運作的消極影響,在孩子升學、親人住院、父母辭世等事情上要擋得住各種類型的“小小心意”“小九九”,防止釀成“借機斂財”的大禍。
抓制度落實,治理行動“慵懶散”。進一步修訂完善干部作風建設日常管理制度,制定嚴格的行為規范,認真落實重要情況報告制度、公務用車管理制度、請銷假制度、領導干部外出報備等各項制度。積極推進黨務公開、政務公開等各項行政行為的公開和“三重一大”民主決策制度,防止領導干部濫用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同時把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工作任務細化、量化,做到責任明確、逐級負責,并把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結合起來,動態性考核與年終綜合性考核結合起來,嚴格落實考核激勵制度,考核結果作為干部業績評定、獎勵懲處、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切實做到鞭撻空談者、懲罰誤事者、獎勵實干者,以完善的考核激勵機制,催生各級領導干部對作風建設的壓力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激發潛能,以良好的作風抓工作促發展。
抓監督檢查,防范作風“慵懶散”。全縣以“零容忍、出重拳”的態度,對執行不力、不敢擔當、推諉扯皮、作風不實等為官不為問題進行整治,促使領導干部敬畏黨紀國法,自覺堅守為人、為官的底線。繼續加大對“四風”方面問題和“慵懶散”等律己不嚴突出問題的整治,不定期督查工作紀律。消除干部“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的懈怠心態,切實解決“不想為”“不會為”“不敢為”等突出問題,鏟除慵懶散慢玩浮和不敢負責擔當、“為官不為”的生存土壤,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責任銘記在心、把擔當扛在肩上,形成漾濞全縣上下齊心協力抓改革促發展保穩定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