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瀘水縣從健全涉農項目資金、扶貧項目資金、教育補助資金、新農合和公共衛生等資金物資的監督管理機制為抓手,著力構筑起預防“蒼蠅”式腐敗的“防火墻”。
建立民生資金監管平臺。全縣納入云南省民生資金監管平臺的單位共有31個,其中縣直部門22個,鄉(鎮)9個,配備了系統管理員1名,監管人員12名,業務人員44名。對糧食綜合直補、退耕還林補貼、家電下鄉補貼、扶貧救濟、農村低保、合作醫療等強農惠農項目落實監督管理,建立了投資項目并聯審批機制、公共資源進場交易等對工程建設領域和行政執法領域進行有效監督,確保權力運行規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推進農村基層黨務政務公開,加大民生政策落實的跟蹤審計。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的作用,全縣71個行政村、5個社區均實現了村務黨務、政務公開。審計部門適時抽調審計人員組成審計組,對全縣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跟蹤審計。
加強案件查處和線索排查處置力度。對腐敗問題零容忍,堅持有腐必懲、有貪必肅。持續不斷的開展專項督查,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征地拆遷、涉農利益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加強對政府專項資金和民生資金的安全監管,加大涉農違紀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嚴厲查處黨員干部權錢交易、以權謀私、貪污賄賂、腐化墮落的案件,嚴厲查處黨政機關、國有企業、工程建設、征地拆遷等重點領域的案件,嚴厲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的“蒼蠅”式腐敗案件,形成震懾,遏制腐敗。認真辦理省委巡視組移交的線索,研究確定處置意見并根據情況逐項進行處理。僅去年1至9月,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就受理了信訪舉報案件51件,共接辦違紀案24件25人,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36.27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