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騰沖縣紀委在案件審理工作中,嚴把事實證據、材料手續、定性量紀、案件程序“四道關口”,不斷提高案審工作信服力,力爭把每個案子辦成經得起時間和歷史檢驗的鐵案。
嚴把事實證據關。證據是定案的基礎,也是保證案件質量的第一道關口。在案件審理中,騰沖縣紀委注重證據材料的審核認定和審理談話中的再核實工作。在審理談話前,除了詳細、全面審閱案卷材料外,還主動與案件檢查部門進行溝通,了解被審查人的一貫表現、群眾評價以及在調查過程中被審查人的思想動態等卷外情況,有針對性地確定談話方式,力爭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
嚴把材料手續關。對全縣鄉鎮紀委和縣直紀委進行了業務指導,印發了辦案的相關文書,并要求各鄉鎮及部門紀委在下達處分決定前要帶卷到縣紀委審理室審核把關。對審核案卷時發現的問題,以書面形式逐條進行反饋,限時整改,提高了鄉鎮及部門紀委案件的質量和結案歸檔率。對鄉鎮自辦案件實行“鄉案縣審”,對鄉鎮案件調查結束移送審理的案件,采用二級審核的辦法:即先由鄉鎮紀委書記對案件進行審核把關,再移送審理室審理,保證了案卷材料齊全,手續完備,不遺漏,不出差錯,經得起審查。2014年鄉鎮案件自辦13起,結案率100%,同比增長了62.5%,鄉鎮自辦案件占全縣紀檢監察機關辦案總數的37.14%。以往鄉鎮紀委怕辦案能力弱、自辦案件少、案件水平不高的弊端得到了改善。
嚴把定性量紀關。在充分考慮案件的背景因素基礎上,反復對照黨內法規和行政法規,查閱大量其他類似案件,準確把握量紀的標準。對于重大、疑難、復雜和意見分歧較大的案件,及時向分管領導報告和溝通;對于定性“吃不準”的案件,及時向上級紀委審理室請教,爭取做到對每件案件定性量紀合紀、合法、合情、合理。
嚴把案件程序關。充分發揮紀委內部監督職能,對案件的受理、初核、調查、移送等辦案環節的程序和辦案人員行為進行監督,并在審理案件過程中做到“五個必須”:在審理階段,必須做到與被調查人進行談話;處分決定所依據的事實材料和處分決定,必須和受處分人見面并聽取其本人的情況說明和申辯;對黨員的紀律處分,必須經支部大會討論決定;在受理申訴案件時,必須根據申訴人的理由對原處分決定或審查結論所認定的事實、證據、定性、處分檔次進行全面審核,負責地作出處理;實行權利、義務告知制,在向違紀人工作單位送達處分決定的同時,必須告知有關政策規定,并及時提醒所在單位及本人按政策恢復黨員權利或解除其行政處分,使違紀人員得到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