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騰沖縣強化從嚴治黨,從嚴明紀律、狠抓作風著手,著眼于預防、著眼于抓早抓小,堅持把黨的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用紀律管住黨員干部,“治未病”、“治小疾”,堅持監督、執紀、問責,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完善制度,編織紀律“鐵籠子”
十八大以來,騰沖縣在嚴守工作紀律、嚴格管理干部、嚴控“三公”經費、資金管理、嚴肅監督、責任追究等方面相繼完善、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嚴明黨的紀律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的意見》、《騰沖縣從嚴管理干部實施辦法(試行)》、《騰沖縣領導干部外出報備和請銷假制度》、《騰沖縣領導干部督查通報制度》、差旅費、接待費等資金管理的“三辦法一規定一細則”、《關于進一步嚴肅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相關紀律規定的通知》、《騰沖縣公務用車管理實施細則》、《騰沖縣干部作風建設約談制度(試行)》和《騰沖縣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40多項制度、規定,編織了合理、嚴密、規范的“紀律籠子”,并要求全縣黨員、國家工作人員嚴格執行紀律,切實做到令行禁止,違令追究。
加強教育,打好思想“預防針”
從守紀律講規矩開始,給各級領導干部上好廉政課,通過理論武裝、先進引領、談話提醒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打好思想“預防針”。一是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加大了對黨風廉政建設知識理論的學習,各級黨政“一把手”講廉政黨課,嚴明黨的政治、組織、工作等紀律,傳播楊善洲、焦裕祿、高德榮等先進事跡,開展從政道德教育,為干部敲響警鐘,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二是開展廉政談話活動,十八大以來,騰沖縣委書記、縣紀委書記分別與同級領導班子成員、下級黨政主要負責人開展廉政談話達3400多人次,對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了警醒;三是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中,各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相互提出批評意見,當面指出個人在“四風”問題和遵章守紀方面出現的“痛點”和存在的“患處”,借鑒先進、對照優秀,找差距、找缺點,真正達到的“紅臉”“出汗”“防治”的效果。
強化監督,抓住節點“找茬子”
騰沖縣紀委監察局通過專項督查、隨機抽查和暗訪督查等方式,加大了對機關干部紀律作風的監督。十八大以來,騰沖縣開展紀律作風督查檢查、暗訪46次。尤其在春節、中秋、國慶等節日節點期間,更加強了對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監督,不僅要求領導干部要防微杜漸,守好底線,遵守好《廉政準則》“八個禁止、52條不準”的規定,并且提出了廉潔自律的“十一個嚴禁”,對照規定和紀律“找茬子”,嚴查領導干部請客送禮、收送“紅包”、公車私用、公款旅游、吃喝等違規違紀行為。通過監督檢查,警醒領導干部違規違紀“勿以惡小而為之”,廉潔自律要從自身、點滴、日常做起。
懲防并舉,深挖源頭“治病樹”
從提醒預防到違紀處理,騰沖縣堅持抓小抓早、治病救人的原則,除加強源頭教育外,對存在作風弊病的領導干部,進行整治、醫治,使其轉變作風、改過自新。十八大以來,全縣對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和相關工作紀律進行通報批評的單位有20個、依法依規處理人員達189人次;追究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責任實行“一案雙查”6人??h紀委不斷加大執紀問責力度,從去年問責11人次、約談7人次增至今年1-5月的16人次、37人次。通過對違紀案件的查處通報,提醒和警示各級領導干部要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始終保持廉潔自律的行為規范、始終清醒明白權力是什么、始終做到慎獨、慎初、慎微;還要經常對照檢查自己,查找“病根”“病源”,對癥下藥、猛藥去疴,爭做作一名“忠誠干凈擔當”的好干部。(肖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