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良:“五項措施”整治涉農惠農違紀資金

發布時間:2015-11-09 09:09:14   來源:曲靖市紀委

為落實省委第四巡視組巡視陸良反饋的意見,陸良縣紀委監察局及時制定整改方案,強化涉農惠農資金管理,以“五項措施”著力解決“截留、擠占、挪用、套取、貪污”涉農惠農資金等違紀違規行為,積極回應群眾關切。

明確責任聚合力。成立領導機構,強化財政監督、審計監督、監察監督職責,以《中共陸良縣紀委辦公室關于印發《牽頭落實省委第四巡視組巡視陸良縣反饋意見整改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確牽頭單位為縣政府糾風辦;責任單位為縣財政局、農業局、教育局、衛生局等13個縣直單位及11個鄉鎮(街道);責任人為上述部門負責人,具體負責整改落實套取惠農資金、優親厚友等問題。

規范發放奠基礎。對涉農惠農專項資金撥付,實行“專人管理,專戶儲存,專賬核算,專項使用”,先由項目實施單位提出用款申請和計劃,根據項目實施資金大小額度,再由縣級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簽署意見,經財政部門審批后予以撥款,確保專款專用。惠民資金做到“五到戶”、“五公開”、“六不準”。“五到戶”即:政策宣傳到戶、清冊編制到戶、張榜公示到戶、通知書發放到戶、資金兌付到戶。“五公開”即:補貼對象公開、項目公開、標準公開、金額公開、辦法公開,切實保證發放程序公開透明、管理規范有序。“六不準”即:不準擅自更改數額、不準以補貼抵扣農戶的任何款項,不準截留、擠占和挪用補貼資金,不準村干部集中代領存折或補貼,不準拖延補貼兌付時間,不準以任何理由借機增加農民負擔。

監管平臺促規范。通過“下發文件作出要求、明確職能職責強化規定、發出廉政短信進行提示、開展預警監測適時監控”等方式,加強“云南省民生資金監管平臺”建設,督促32個縣直單位及12個鄉鎮(街道)做好民生資金錄入、發放、信息發布及資金監管工作,對登錄超時、發放預警及監管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截至目前,陸良縣監管平臺累計下達資金59844.48萬元,撥付58614萬元,發放59695.08萬元;信息平臺共發布信息253條(其中:政策法規32條、工作動態221條);資金辦理流程7條;資金公示220條。對13家單位“數據異常監察”情況進行了指導并糾正;通報登錄超時預警人員93人、約談4人。

 監督檢查促整改。強化監督檢查,及時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2015年共對全縣涉農惠農資金開展了2次專項檢查,出動人員35人次。其中10月8日-15日,縣政府糾風辦組織縣財政局、審計局對2014年1月—2015年9月底的強農惠農補助、救災、扶貧、社保、教育補助等涉及民生的專項資金開展重點檢查。檢查對象為縣民政局、教育局、衛生局、農業局等10家縣直單位及全縣11個鄉鎮(街道)。共查閱會計資料100余份,入戶調查 115戶,電話抽查55戶,暗訪30戶。發現問題8個,發出監察建議12份;糾正取消151名不符合享受條件人員的城鄉低保待遇資格;通過多方信息比對、發放數據篩查、接受群眾舉報等措施手段,督促縣人社局共核實追回冒領的城鄉養老保險金9.55萬元,涉及731人,追繳率為98.2%。 

嚴肅查處促落實。及時受理處置群眾的投訴舉報,嚴肅查處截留、挪用、虛報冒領涉農惠農資金的不法行為,對存在問題的責任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切實維護群眾利益。截至目前,共查處涉農惠農違紀違規人員10人(其中科級干部1人、科員2人、村委會干部7人),涉及金額22.8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