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準確理解和深刻把握“四種形態”的豐富內涵和根本要求,在監督執紀的具體實踐中,注重早教育、早發現、早處置,強化懲前毖后、堵漏建制,著力營造紀在法前、違紀必究的黨內政治生活氛圍,形成黨員干部守紀律講規矩的常態。
批評教育提醒要實打實,首道防線不失守
“四種形態”之中,首要強調的是要“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將監督執紀的關口前移,運用好批評教育提醒手段,守住紀律和規矩第一道防線。
立足監督執紀的高度,體現教育提醒的嚴肅性。紀檢監察機關開展批評教育提醒,不是干部個人之間的私下談心,而是組織上一項嚴肅制度和程序,在談話前,必須明確告知被約談人存在的問題,讓其主動認清風險,改正錯誤。所有談話內容要記錄在案,載入干部個人廉政檔案,備案備查備用,使被約談對象真正得到警示、受到教育,行有所止。
突出教育挽救的方針,提升教育提醒的有效性。教育提醒談話要怎么談、談什么、誰來談,往往決定教育提醒的實際效果。紀檢監察機關在開展教育提醒談話前,要根據不同對象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擬定談話內容、程序步驟。為達到教育提醒的最佳效果,還要注意針對被約談人的性格特點、行為方式等,選擇合適的談話人選、談話環境,堅持把關心、愛護、幫助黨員干部作為工作的出發點,體現教育提醒內容、形式、效果的統一。
明確具體實施的程序,形成教育提醒的制度化。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將組織開展批評教育提醒作為監督執紀的經常性工作安排,建立教育約談提醒的管理制度,要明確批評教育提醒的對象和具體針對的問題,按照監督執紀問責和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工作要求,分層分類組織實施,突出群眾有舉報有議論、工作生活中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黨員干部,做到提前介入約談提醒全覆蓋。對黨政“一把手”,紀委書記要親自約談提醒,其他黨員干部要分級約談。
處置問題線索要細之又細,緊抓苗頭不松手
當前,腐敗行為更加復雜化、隱蔽化,特別是衍生腐敗的根源“四風”問題仍然突出,一些違紀行為向比較隱蔽的領域轉移,要瞪大眼睛、豎起耳朵,及時發現、盡早處置。
善于利用各方資源信息,不放過蛛絲馬跡。監督執紀不能絲毫松懈,在繼續發揮好信訪舉報這一發現問題線索“主渠道”作用的同時,要進一步發揮組織協調職能,加強與司法、審計、行政執法等相關部門的協作,借助其工作資源優勢,著力提升發現問題的能力。另外,還要增強工作的敏銳性、前瞻性,主動關注和利用網絡、媒體等輿情信息,對問題線索抓住不放、認真研判。
聚焦違紀易發多發領域,多進行定向掃描。違紀問題不是主動暴露出來的,主動出擊發現問題將成為今后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工作常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善于分析違紀問題的一般規律,找準違紀問題易發多發的部門、崗位,充分利用地方巡察監督、專項監督檢查、黨風政風監督員明察暗訪等方式定向掃描,著力發現問題。
完善線索管理處置機制,要注重分析研判。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處置問題線索中,要嚴格標準,規范處置,要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問題線索實行集中管理、集體研判、分類處置,無論是個案,還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都要逐一認真分析,防止有價值的線索流失。對巡察監督、專項檢查等途徑發現的問題線索,要實行優先處置。對群眾反映突出、重復舉報集中的信訪件要定期梳理分析,發現普遍性的苗頭問題,要及時向黨委報告,進一步采取措施,及時查糾和預防。
抓早抓小開展紀律審查,紀在法前不偏移
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具體到紀律審查工作中,就是深化“三轉”,強化抓早抓小,切實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
嚴格標準,把好紀律規矩這把尺子。要深刻把握新修訂《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精神,進一步轉思想、轉方式,牢固樹立紀在法前的監督執紀理念,拿著紀律尺子量黨員干部行為,不僅要關注黨員干部履職過程中的違紀問題,更要進一步對照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等進行監督,研究落實經常性常態化的監督掃描發現問題措施。
靈活執紀,增強紀律審查綜合效果。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不限于查辦大案要案,更重要的是要把重心轉到以零容忍的態度抓好黨的紀律執行上來。要以查清主要違紀事實為重點,做到快查快結,提升紀律審查效率。要根據黨員違紀程度和本人改正錯誤的態度,注重靈活運用紀律處分和組織處理手段,著力達到既懲處又教育還震懾的綜合效果。對違紀情節和錯誤輕微的黨員干部,要善用、多用組織處理手段,及時批評教育提醒;對一般違紀問題,態度好、改錯意識強的,可以從輕或不予紀律處分,盡量給干部改過自新機會。
轉變執紀審理理念和方式,突出執紀特色。從審核內容、審理節奏、審理文書、處分執行四個方面入手,在事實認定方面,重點抓住違紀行為;在證據要求方面,區別對待違紀和違法;在審理錯數和金額方面,不片面追求審核數額大小、案件處理檔次輕重;在量紀尺度方面,適度從嚴。對待先行調查的涉刑案件,實行“先處后移”,一般案件在移送前或移送同時作出黨紀政紀處分,少數疑復案件在一審判決前作出黨紀政紀處分。
倒查追究問責要動真格,“一案雙查”不落空
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是建立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基礎之上的,通過追責問責推動“兩個責任”落實是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
要與紀律審查同步落實。紀檢監察機關在查辦違紀案件的過程中,不但要查清違紀者本人的問題,還要將查明違紀者所在單位黨委、紀委“兩個責任”落實情況一并作為紀律審查的內容,在作出調查報告的同時,提出是否對相關負有領導責任人員進行責任追究的意見,真正將“一案雙查”融入紀律審查流程。
要突出領導班子成員這個重點。實踐表明,查處一起黨員干部違紀案件,往往比不上對相關負有領導責任的領導干部進行問責所形成的教育警示震懾效果。特別是對主要領導干部的問責,往往能夠從根本上改變一個部門、單位黨風廉政建設的現狀,對于形成“四種形態”是事半功倍的成效。
要戳中觸動神經的痛點。責任追究也是一項嚴肅的政治紀律,實施過程要有計劃有程序有步驟,不能輕描淡寫,無論給予何種處理,都要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開,要綜合運用考核獎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手段,提升追究問責的實際效果。對在作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嚴重失責的領導干部,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的嚴肅追究問責。(文章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