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縣紀委立足自身建設,不斷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和完善監督機制,強化對紀檢監察干部的監督管理,嚴防“燈下黑”,努力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完善制度約束機制,規范權力運行。一是劃定紀律“高壓線”。嚴肅政治紀律,嚴禁發表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定相違背的言論。嚴格工作紀律,因遺失或泄露國家秘密、工作秘密,給執紀辦案等工作造成嚴重后果的;違反辦案安全規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將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黨紀政紀處分直至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二是梳理權力“運行圖”。規范重點崗位權力運行,梳理案件審理、案件線索管理、信訪件辦理、黨政紀案件檢查、執法監督等工作流程,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明晰崗位職責,完善管理制度,利用內部工作平臺固化工作流程,實施過程控制、全程留痕,促使各項權力規范運行。三是織密內部“制度網”。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制定完善了《縣紀委監察局會議費、差旅費、培訓費管理規定》、《縣紀委監察局工作人員外出活動報備審批規定》、《縣紀委監察局請銷假、公務用車管理制度》等10余項管理制度,對干部紀律、經費使用、外出活動等進行規范,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規范干部行為。
完善跟進督查機制,推動職責履行。一是內部“曬”。委局各室在內部工作平臺“曬”出工作進度,在機關周例會上匯報科室每周工作完成情況、科室年度重點工作推進情況,在內部營造互相監督、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二是系統“評”。制定出臺對全縣紀檢監察系統落實監督責任開展綜合考核的意見,明確了3大類14項評估內容,采用跟蹤式和抽查式兩種方式,對各紀檢監察組織落實監督責任情況進行考核,對紀檢監察干部遵紀守法、履職盡責等情況進行監督,解決紀檢監察干部執紀違紀、不敢擔當、回避責任問題。今年以來,共進行抽查5次,發現并督促整改落實問題8個。三是定期“談”。在紀檢監察系統開展約談制度,建立全縣紀檢監察干部數據庫和廉政檔案,每季度隨機抽取5名紀檢監察干部作為談話對象。聽取談話對象匯報本季度以來的工作、廉潔自律和8小時以外的情況,了解掌握紀檢監察干部工作、生活狀態,對匯報情況進行點評并提出要求,及時發現糾正紀檢監察干部工作、生活上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今年以來,隨機抽取了13名干部進行了約談,發現并整改問題9個。
完善公開參與機制,強化外部監督。一是公開接受監督。堅持“監督者先受監督”,在縣紀委監察局先行開展抽查工作,公開接受監督。從全縣各縣直單位隨機抽取9名干部組成抽查組,并隨機抽取委局3名黨員干部作為被抽查對象。通過聽取匯報、查看資料、談話核實等方式,全面了解被抽查對象工作“勤”、“廉”情況,指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5條改進工作的意見建議,要求被抽查對象整改落實。二是公開通報情況。舉辦首次“紀委公開日”活動,邀請53名來自人大、政協、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新聞媒體的各界人士到委局機關座談,介紹紀檢監察工作基本業務職能,通報“三轉”工作成效,解答現場提問,讓社會各界了解、支持、監督紀檢監察工作。三是公開業務工作。搭建工作參與平臺,讓社會各界參與執紀監督工作,邀請群眾對縣紀委監察局各項工作出謀劃策,縣紀委監察局結合實際進行吸納運用、整改落實,并將工作開展和整改落實情況通過網站、微博、微信等平臺向群眾公開,接受群眾的監督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