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縣深入把握“三轉”科學內涵,突出抓主業、抓機制、抓隊伍,有效促進紀委監督責任落實。
轉職能,把好關、執好紀、問好責。嚴格落實黨章和行政監察法賦予的職責,堅決把不該管的工作交還給主責部門,聚焦中心、回歸主業,把主要精力用在監督檢查、執紀問責、查處腐敗上。一抓監督檢查。制定縣紀委監察局領導班子監督責任清單,進一步明確紀委職責定位;下發《關于規范全縣基層紀(工)委書記、紀檢組長工作分工的通知》,規范基層紀(工)委書記、紀檢組長的職責分工,明確基層紀委書記、紀檢組長不得分管與業務無關的工作,騰出更多精力投入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上來。堅持半年1次對各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貫徹執行黨規黨紀的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和黨風巡查。在元旦、春節、五一、中秋、縣“兩會”等重要時間節點,對全縣各級各部門學習宣傳貫徹中央八項規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等工作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其中,2014年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對全縣19個基層黨(工)委及重點單位開展專項巡查,征集“四風問題”、民生工程等6個方面的意見建議31條。二抓執紀問責。一方面,把紀律挺在前面,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群眾反映、日常檢查、案件初核中發現的黨員干部身上苗頭性、一般性問題,早提醒、早糾正、早處理,對7個輕微違規問題進行了適當處理,為33名黨員干部和3個單位澄清反映失實問題。對發案單位存在的管理問題進行分析、研判,督促其加強制度建設堵塞漏洞。另一方面,堅持明責與問責相結合,制定實施《富民縣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制的規定(試行)》,加大對主責部門、主責領導的監督、問責力度,有錯必究、失責必問、問責必嚴,追究9名領導干部的責任;與縣四班子、13個基層黨委層層簽訂《“一崗雙責”責任書》《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印制《縣委班子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清單》,細化任務、分解責任、落實到人;每年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抗旱蓄水、森林防火、愛心水窖建設、“四創兩爭”、“迎南博保穩定”、村“兩委”換屆等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重大決策部署、重要事項開展監督檢查100余輪次,對責任不落實、不作為、慢作為的83名責任人進行問責處理,對履職不到位的37名責任人進行誡勉提醒談話。三抓案件查處。一是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按照“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工作思路,注重從信訪舉報、專項檢查、專項審計、執法監察、網絡輿情等渠道發現案件線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電話舉報181件,初步核實案件線索88件,初核立案56件62人,了結處理32件32人,立案查處案件56件62人,其中:貪污賄賂11件,失職瀆職14件,違反財經紀律5件,侵犯黨員公民權利5件,妨害社會管理秩序15件,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4件,嚴重違反社會主義道德2件,現已結案44件,還有12件正在辦理中;處分違紀人員48人,其中黨紀處分44人,政紀處分4人,挽回經濟損失185.59萬元。二是堅持依紀依法、安全文明辦案。建立依紀依法安全文明辦案工作制度,從辦案程序、辦案場所使用、案件線索移送等方面進行規范,強化辦案安全監督。2014年建成并啟用了談話室。2013年、2014年分別被省紀委表彰為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查辦案件工作考核一等獎、二等獎。
轉方式,抓機制體制創新。一是轉變執紀監督工作的方式方法。開通“清風富民”微信平臺,利用電子顯屏等開展宣傳教育,組織406名科級領導干部進行廉政新規知識測試,組織縣級領導干部、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和關鍵崗位人員共76人參觀云南省“以案說法·反腐倡廉”大型巡回展,組織紀檢監察干部開展法律法規知識競賽;精簡縣紀委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103個至14個,著力改變過去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做法,突出“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二是轉變監督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的方式方法。完善約談、述廉、定期報告、開展紀委全會評議等制度,建立《富民縣基層紀(工)委書記向縣委書記、縣紀委書記匯報同級黨政領導班子及成員廉潔自律情況制度》《富民縣紀委負責人同下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談話制度》,制定實施《富民縣黨政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述廉實施辦法》,制定縣紀委監察局領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清單,把好紀委監督責任的“關口”,確保職責權力延伸到哪里組織監管就跟蹤到哪里,加強對領導干部權力運行監督。截至目前,基層紀(工)委書記已向縣委、縣紀委匯報工作30余人次、19名黨政“一把手”公開述廉、13個基層黨委5個縣級部門主要負責人接受縣紀委負責人約談。三是轉變案源線索排查方式,變“等米下鍋”為 “找米下鍋”。制定實施《案件線索排查制度》《案件線索定期報告制度》《安全文明辦案規定》,讓案源線索失查、失控、失管現象得以遏制,形成“為有源頭活水來”新常態。2015年,我們在來信來訪中“篩”線索,加大對信訪舉報材料的調查核實力度,認真篩選紀律檢查案件線索21條;在查辦案件中“挖”線索,在查辦案件過程中,關注疑點,順藤摸瓜,挖掘“窩案”“串案”“案中案”線索5條;在網絡輿情中“盯”線索,時時關注網絡論壇、微信、微博、民間輿論,從中檢索出黨員干部違紀違規案件線索6件;通過特邀監察員“報”線索,發揮特邀監察員點多面廣的優勢,進行明察暗訪,監督檢查,從中獲取違紀問題和案件線索3條;在黨風巡查中“找”線索,成立巡查聯絡辦公室,積極配合各級巡查組的常規巡查、專項巡查獲得線索5條。1月至5月,全縣紀檢監察機關排查案源線索41件,轉立案28件,查處31人;轉立案、查處人數同比分別增長221%、210%。
轉作風,抓隊伍自身建設。一是正人先正己。大力開展專項整治活動,2013年在全縣104名紀檢監察干部職工及458名科級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在全縣開展公務用車和辦公用房專項整治活動,清查公務用車418輛,清理騰退超標辦公用房1777平方米。二是糾風先自糾。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查找出“四風”問題178個,制定整改措施36份325條,明確時限抓整改,努力形成嚴、細、深、實的工作作風;持續開展暢通群眾訴求渠道“五級聯動”工作,辦理和錄入群眾訴求2876件。2014年開展“會所中的歪風”專項整治,組織2364名縣級領導、科級干部和機關黨員開展嚴肅整治“會所中的歪風”承諾工作。2015年開展六個“嚴禁”專項整治行動。三是嚴管首管內。制定《紀檢監察干部工作績效考核實施辦法》、《關于在全縣紀檢監察系統重申不準強行勸酒逼酒酗酒和工作日午間禁止飲酒的通知》和《富民縣紀檢監察干部儀容儀表規范》等相關規定,加大干部職工管理力度,嚴格考勤考核、強化業務能力提升,做到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紀檢監察干部必須自己先做到、先垂范。認真落實領導包案化解信訪積案工作,堅持每月16日的班子成員信訪接待,開展接訪下訪150余次,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3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