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黨員干部有過違紀行為,但組織尚未掌握和處理。那么,是心存僥幸,讓違紀違規行為“飛一會兒”“說不定會不了了之”呢?還是卸下包袱,正視錯誤,主動向組織說明情況,讓心里的石頭落地呢?
在這道選擇題上,一些黨員干部選擇了第一種,揣著明白裝糊涂,抱著“再等等看”的僥幸心理;同時心里也打著小算盤:如果組織找上門來,就承認錯誤并改正,因為犯錯的又不止自己一人,“法不責眾”;如果組織沒發現,就裝聾作啞。
早早意識到錯誤并被組織談話提醒是幸運的。然而一些黨員干部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卻把僥幸躲過當幸運。這顆僥幸的種子開始只是“墻頭上的草”,坐等觀望,一旦扎下根,膽子就開始漸漸變大,行為就開始越來越失范,慢慢從違紀到違法,直到一發不可收拾。這時的心理變化跟起初輕微違紀時就不一樣了,由觀望、無所謂變成了恐慌不安,恐慌像一塊石頭整天壓在心里。
有貪官稱受賄后睡不著,換了五六個枕頭。還有貪官懺悔道:“夜夜難以入睡,幾乎天天半夜驚出一身冷汗,醒來就再也睡不著,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出事。一個人時,唉聲嘆氣,多次用拳頭敲打自己的腦袋,發泄心中壓力。”
身病好治,心病難醫。言行上得了病好治,怕的是有心病。一些人清楚自己得了什么病,也知道用什么方子可以治好,但諱疾忌醫;一些人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錯,也知道怎么去改正,但固執錯誤。有了病怕醫生知道,有了錯怕組織發現。小毛病慢慢拖成了大癌變,小過錯慢慢變成了大問題。
一些腐敗分子想通過外逃來躲避黨紀國法的懲處,偷渡到國外,以為到了天堂,結果發現是進了地獄——整日像老鼠一樣茍且地活著,無法安身,心靈更是遭受到巨大的折磨,無處安放。有外逃貪官在懺悔書中寫道:“一個人整天被自己沉重的心理枷鎖給鎖住了,被這種巨石給壓住了,活著還有啥意義……如果在入監和美國偷生的處境中兩者必選其一,我寧肯入監。”
奉勸那些走錯了路的黨員干部,趁早懸崖勒馬,放下心中的石頭。只有主動交代問題、正視錯誤、誠懇悔罪才能換來內心安寧。別等石頭最后變成定時炸彈,到那時,殃及家人,禍害子孫,悔之晚矣!(陳軍)